文档详情

南京地铁三号线结构顶板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11-14约2.24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地铁三号TA06标土建工程南京站 盖挖顶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地铁三号TA06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 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述 1 2.1工程概况 1 2.2设计概况 2 2.3主要工程数量表 2 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 4、施工重、难、特点分析 6 4.1施工特点 6 4.2施工重点及针对性措施 6 4.3施工难点及针对性措施 6 5总体施工筹划 7 5.1施工人员组织 7 5.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8 5.3施工进度安排 9 5.4施工流程 10 5.5顶板平面施工顺序 10 6顶板结构施工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2 6.1施工测量 12 6.2土方开挖及回填 12 6.3模板工程 14 6.4钢筋工程 20 6.5混凝土工程 22 6.6预埋件及预留孔洞 28 6.7杂散电流防护 29 6.8防水工程 29 6.9结构施工顺序 33 7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34 7.1质量保证体系图 34 7.2创优规划 34 7.3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4 7.4质量监控及检测手段 37 7.5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37 8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38 8.1施工场地安全管理措施 38 8.2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39 8.3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39 8.4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40 9保证工期的措施 41 9.1保证进度的技术措施 41 9.2保证进度的资源措施 41 9.3保证进度的后勤措施 42 10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 42 10.1环境保护措施 42 10.2文明施工 44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南京地铁三号线南京站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外部考察调研所收集的资料 地铁施工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我单位多年从事铁路、地铁、市政等工程的施工经验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编制原则 1)根据我标段施工总体筹划及现场实际情况,认真理解设计图纸要求,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施工; 2)工程质量达国家级优质工程标准。 2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南京站周围现状为国铁站场施工场地,地下无控制性管线。本站是地铁三、九号线的换乘车站,位于新建沪宁城际站场北面约5m,紧邻城际站房布置(最近距离为6.85m),地铁线路平行于国铁站场。1条地下换乘通道、6个出入口和2组风亭。 2.2设计概况 南京站结构设防烈度为7度,主体结构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梁、柱节点及墙板节点按二级抗震采取构造措施。结构抗震措施按8度设防,人防等级6级、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一级。 主体结构为地下四层多跨框架结构,柱距为6m~9.12m,6m~9.7m工程地质层分布与特征描述一览表 ①-1 杂填土 杂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碎砖、碎石、瓦砾混粉质粘土堆积。 分布普偏 ①-2b3 素填土 灰黄~灰色,软~可塑,局部流塑,粘性土为主,稍密,夹杂质,不均匀 局部分布 ③-2b2 粉质粘土 灰黄、局部青灰色、灰色,可塑 局部分布 ③-3b1-2 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色,硬塑~可塑,含铁锰,干强度,韧性高。 局部分布 ④-4e1 混合土 灰黄色密实,杂色,以粉质粘性土混卵砾石为主,局段夹含风化岩屑 局部分布 δu-2-1 强风化闪长岩(砂土状) 灰黄、灰色,密实,呈砂土状,局部夹硬质岩块,不均匀,遇水易软化。 分布普偏 δu-2-2 强风化闪长岩(碎石状) 灰黄、灰色,密实,呈碎石、碎块状夹密实砂土状,局部夹硬质岩块,非均质。 分布普偏 δu-3-1 中风化闪长岩(破碎) 灰色,岩石软硬不均,裂隙面可见泥质及方解石细脉充填。 分布普偏 δu-3-2 闪长岩(高岭土化) 灰白色、灰色,破碎结构,网状不规则裂隙密集、紧闭~微张,大部分矿物基本高岭土化,浸水易软化,属软弱夹层。 局部分布 δu-3 中风化闪长岩 灰白色、灰色,岩石较坚硬,岩芯基本完整,为较硬岩 主要场地东部 δu-4 微风化闪长岩 灰黄、灰色,较完整,局部为辉长岩 主要场地东部 J1-2xn-2n 强风化泥岩 灰黄色,砂土夹碎石状,中密~密实,不均匀 场地西部 J1-2xn-3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