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方案.pptx
区域医疗医共体
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医疗·医疗行业
目录
CONTENTS
1
政策背景
2
总体设计
3
建设内容
政策背景
01
政策背景
2015
2016
2017
2018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到2020年,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7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9月
国家卫计委发布《“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
1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4月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4月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
7月
《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
9月
分级诊疗的目标与要求
模式
执行措施
考核评价标准
基层
首诊
双向
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
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
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基层签约服务制度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
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二、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四、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五、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六、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七、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八、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九、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
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
1.构建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2.有序推动人口健康信息基础资源大数据开放共享。
3.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各类基础业务应用系统。
4.健全统一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体系。
5.强化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6.促进人口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协同应用。
7.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治理应用。
8.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临床和科研应用。
9.强化人口健康信息化与大数据风险预警和决策应用。
10.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新业态。
11.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
12.打造信息化助力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
13.推广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
关键词: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分级诊疗
总体设计
02
医共体特征
医共体组织形式
医共体业务特征
以核心医院为主建立医院集团
资源统一调配,绩效统一考核
紧密型医联体将成为主流
县人民医院
中医院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联体信息化建设难点分析
医联体内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总院、成员医院、基层信息系统差异大难统一.
01
集团分院系统改造完善
分院有收费无临床信息化、基层医疗有医保售药系统其他均为纯手工处理
02
集团一体化运营管控难
总院无法准确、及时掌握下属医疗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变化情况
03
医联体内实现同质化服务难
总院对下属机构的医疗质控管理体系只能靠人工现场检查、耗时费力、不准确
04
医联体内医疗资源下沉难
总院工作负荷重、专科专家下社区坐诊,遇到本专业对口病人的机会低,稍显浪费;绿色通道机构业务衔接上环节不通
05
健康管理服务业务联动难
基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法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形成业务联动
06
01
02
03
04
05
需要通过建立“共享”平台,以“技术”、“资源”、“管理”为纽带,实现医院管理集团化发展战略,实现集团内资源共享与协作,改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整体经营与服务效率。
医共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