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6 (A/B/C) 考试方式 闭卷 (闭卷/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70年代)
2. 3S技术指的是 (GIS-RS-GPS )
3.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显著区别 (属于空间信息 )
4. 在GIS中组织属性信息,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关系模型 )
5. 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 (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6. 地理数据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7. 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 (扫描数字化法)
8. 数字地球是美国人1998年由 (戈尔提出的)
9. 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入设备的是 (绘图仪 )
10. 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 (拓扑邻接 )
二、名词解释
1、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的定义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Metadata: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其目的是促进数据集的高效利用,并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服务。
3、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s),是国家基础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示地表区域上地形的三维向量的有限序列,即地表单元上高程的集合,数学表达为:z=f(x,y)。
4、DOM: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将数字影像经过数字微分纠正或者是其它纠正方法获得的一种正射影像图,是现代测绘产品之一。
5、拓扑:研究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时的那些不变的性质。GIS中的拓扑关系包括拓扑包含、拓扑邻接和拓扑关联三种。
三、简答题
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采集、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数据处理、编辑和更新(矢栅转换、制图综合);数据存储与组织(矢量栅格模型);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检索、空间拓扑叠加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图形交互与显示(各种成果表现方式)。
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与CAD系统的区别?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流程(可用图表示)?
4、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对比区别。
◆矢量数据的优缺点:
→优点为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有利于网络和检索分析,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缺点为数据结构复杂,多边形叠加分析比较困难。
◆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优点为数据结构简单,便于空间分析和地表模拟,现势性较强;
→缺点为数据量大,投影转换比较复杂。
◆两者比较:
→栅格数据操作总的来说容易实现,矢量数据操作则比较复杂;
→栅格结构是矢量结构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近似,对于同一地物达到于矢量数据相同的精度需要更大量的数据;在坐标位置搜索、计算多边形形状面积等方面栅格结构更为有效,而且易于遥感相结合,易于信息共享;矢量结构对于拓扑关系的搜索则更为高效,网络信息只有用矢量才能完全描述,而且精度较高。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来说,两者共存,各自发挥优势是十分有效的。
5、简述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当地形属性为高程时就是数字高程模型(DEM)。
应用:线路选线设计、工程的面积体积坡度计算、通视判断和断面图绘制。※绘制等高线、立体透视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规划军事导航和制导。
6、属性数据编码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分类是将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归并在一起,而把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分开的过程。
◆分类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一种活动,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
?
系统性和科学性:满足所涉及学科的科学分类方法,能反映出同一类型中不同的级别特点。
一致性:对代码所定义的同一专业名词、术语必须是唯一的。
兼容性(标准化\通用性):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按标准进行,没有标准的必须考虑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实现标准化。
实用性(简捷性):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每一种编码应该是以最小的数据量载负最大的信息量。
可扩展性:编码的设置应留有扩展的余地,避免新对象的出现而使原编码系统失效、造成编码错乱现象。
7、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分析主要功能。
1)、空间位置: 借助于空间坐标系传递空间对象的定位信息,是空间对象表述的研究基础,即投影与转换理论。
2)、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包括分布、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