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的危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尾气的危害
发布时间:10-12-28 来源: 河南省鑫属实业有限公司 点击量:20400 字段选择:大?中?小 汽车尾气的危害
??????
一、课题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车辆与日俱增,并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本用具。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0年末,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亿辆。平均每千人拥有116辆汽车;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达10亿辆;目前全世界有10亿多城市人口的健康受到空气污染的威胁!
? 当我每天走在上学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缕黑烟跟随着一辆大货车缓缓而过,发出巨大的噪声。无奈的我和所有行人一样都只能捂着鼻子匆匆而过。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相信这对我们的身体是很不好的,那么汽车的尾气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小组的成员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希望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来呼吁社会有关部门关注汽车尾气对我们的危害并提出相关措施进行治理,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让广州更加美丽!
二、探究目的
??? 1.探究汽车尾气对人体的危害。
??? 2.探究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 3.提高自身素质和加深对环保知识的认识。
三、研究方案
??? 课题计划:
??? 2005年11月1日至11月13日
???在网上、图书馆收集大量有关汽车尾气的成分,汽车尾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等相关资料。由于汽车尾气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我们选取了其中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
??? 2005年11月14日至12月4日
???为了验证尾气中的有害成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做了一个“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检测”的探究实验。
??? 2005年12月5日至12月16日
??? 我们把研究成果做成书面报告并交给老师审阅。
四、结题报告
??? 1.汽车尾气的成分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汽车的尾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质,其中有许多有害的成分,比如:未燃烧或燃烧不完全的CH、NOx、CO、CO2、SO2、H2S以及微量的醛、酚、过氧化物、有机酸和含铅、磷汽油所形成的铅、磷污染等。但由于现阶段我们的化学知识还很有限,不会把所有成分都通过实验检验出来,老师建议我们只需检验出其中三种成分: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 2.实验探究
??? 实验题目:汽车尾气中几种有害物质的测定
???实验用品:试管、鸡血、柠檬酸三钠、铜片、浓硫酸、品红溶液、NaOH溶液,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
??? (1)一氧化碳的检验
??? 实验原理:
???正常的血液是呈血红色的。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会从血红色变成暗红色。我们就通过看血液颜色判断是否有一氧化碳。
??? 实验过程:
???①准备好50mL的鸡血,分别装在两个玻璃杯中各25mL,然后分别向鸡血中加入适量柠檬酸三钠(抗凝剂)。
??? ②准备一条直径为1cm的导管,一端插入汽车的排气管中,另一端通入其中一杯(B杯)鸡血中。
??? ③打开汽车的发动机,让汽车的尾气通入鸡血中(B杯)5min。
??? ④关闭发动机,取出鸡血和A杯鸡血进行对比。
??? 实验现象:通入汽车尾气的鸡血(B杯)颜色明显变暗。
??? 实验结论: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 一氧化碳的危害:
???根据初中生物课本(第三册)介绍:一氧化碳是有剧毒的物质,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大300倍,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当一氧化碳血红素占到人体内总血红素的60%~65%,人会立即死亡。当大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百万分之十时,人长期接触就会慢性中毒;当含量达到1%时,人只能活2min即死亡。
??? (2)二氧化硫的检验
??? 实验原理: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溶液会重新变成红色。
??? 实验过程:
??? ①向一杯盛有品红溶液的杯子中,通入汽车尾气。
??? ②待杯子中的品红溶液红色变浅以后,将其中5mL溶液转移到试管中。
??? ③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再跟原来没有加热的溶液进行对比。
??? 实验现象:
??? 汽车尾气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变浅;对褪色后的溶液加热,红色又变深。
??? 实验结论:汽车尾气中含二氧化硫。
??? 结论分析: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是跟有色物质化合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 二氧化硫的危害:
???根据我们的化学课本(必修1)介绍: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因为二氧化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