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资料201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地图: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长度变形:长度变形是Vu是长度比u与1的差值,即Vu=u-1。
角度变形:实际地面上的角度(α)和投影角度(α’)的差值,即α-α’。
微分圆:面上一点处的一个无穷小圆。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访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大地水准面:由平均海平面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分层设色法:根据地面高度划分高程层(带),逐“层”设置不同的颜色的方法。
专题地图:突出而比较完备的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而使地图内容专题化,用途专门化的地图,主要是由地理基础底图和专题要素构成。
水准点:在商程控制网中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高程的控制点。
地图投影概述
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就是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其经纬度与直角坐标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其实质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2、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
①几何投影(透视投影):假想地球是一个透明体,光源位于平均发展速度,把球面上的经纬度投影到平面上,得一张球面经纬网。( 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柱投影)
②数学解析法:按照某些条件用数学分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点与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条件投影)
3、地图投影的变形
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4、地图投影变形的分布规律
地图上存在没有变形的点(线);距没有变形的点(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大,反之亦然;
地图反映的实地面积越大,投影变形越大,反之越小。
5、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 等积投影 任意投影
按构成方法分类:
按承影面的形状分类: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
按承影面与地轴的关系分类: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
按承影面与地表的关系分类:切投影、割投影
按投影条件分类(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6、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以投影中心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
? 正轴等积(距)方位投影--南北两极图
? 横轴等积(角)方位投影--东西半球图
? 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海陆半球图、中国政区图
? 斜轴等距方位投影--航空图
圆锥投影:等变形线: 以投影中心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正轴时等变形线平行于纬线。①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②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中国政区图
8、墨卡托投影--正轴等角切圆柱投影;经纬距变化规律:纬距从赤道向两极逐渐扩大;特性:等角航线投影为直线;用途:制作航海图、赤道附近国家(地区)地图。
9.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形性质、变形分布规律及其用途?
高斯克吕格投影属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其变形分布规律是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距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最大变形在边缘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但最大长度、面积变形分别仅为+0.14%和+0.27%(6o带),变形极小。我国1:50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主要采用这种投影。
§6复杂投影:
1. 伪投影
. 伪投影:一般是指在正轴简单投影的基础上,保持纬线的形状不变,而经线改变为对称曲线,以满足某种投影条件的投影。
(1) 伪圆锥投影——彭纳投影
. 等积投影,同纬度带球面梯形面积相等
(2) 伪圆柱投影——桑逊投影
. 等积投影,赤道和中央经线是两条没有变形的线,离开这两条线越远,长度、角度变形越大
(3) 伪圆柱投影——摩尔威特投影
– 等积投影。
2. 多圆锥投影
. 狭义的多圆锥投影– 是指用多个不同锥顶角的圆锥与地球相切,并获得若干以各标准纬线为中心的投影带,然后将这些投影带沿着某一经线连接起来。由于圆锥顶点不是一个,所以纬线投影为同轴圆弧。
. 广义的多圆锥投影– 即指纬线为同轴圆弧的投影。
(1)普通多圆锥投影– 用途:世界政区图
(2)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地图概括
1、地图概括:
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制图区的景观特征,选取和强调主要的、带有规律性和典型性的,舍掉次要的、非本质的,在有限的图面上,以图形表示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主要特点的过程。
2、正确处理和解决两个方面的矛盾
a.地图的详细性和概括性的矛盾
b.地理各要素的几何精度与地理适应性的矛盾
3、取舍和化简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
取舍:从大量地物中重点地选择一部分要素,在地图上着重表现;非重要的要素舍去,不在地图上表现。
化简:对选取要素在保证其地理特征的前提下,对形状、数量、质量的简化
4、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用途决定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