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
150101工作面为左权宏远煤业公司15#煤层的首采工作面,倾向长650米。目前采面续接安装工程工作已经结束,进入试生产回采阶段,为了保证安全顺利回采。特给综采队制定以下规定:
第一章 监测监控系统管理
1、探头必须严格按标准化要求进行调校、维护和吊挂,要保证仪器的灵敏、可靠、发挥其正常的报警、断电功能。
2、按要求分别在首采工作面上隅角安设T0瓦斯监测探头,上隅角T0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保证瓦斯探头能发出警报信号并且能自动切断采面及进、回风巷内的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
3、150101回风顺槽安设T1传感器,浓度达到0.80%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同时0.80%断电并且能够自动切断回采面及回风巷内的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
4、150101运输顺槽安设T2传感器,报警浓度达到0.80%时发出报警,达到1.2%时切断回采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5、150101内错排瓦斯巷安设T3传感器,当进风巷T3瓦斯报警值达到2.5%时警并且能自动切断运输巷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
6、T1、T2瓦斯监测探头瓦斯浓度将到0.8%以下、T0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恢复送电进行生产。
7、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方,距顶板不的大于300mm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2)煤层注水钻孔施工及注水工作在检修班进行。在煤层注水工作期间,采煤队必须指派一名跟班班长专门负责注水工作。
3)封孔参数及封孔工艺:封孔采用橡胶快速封孔器封孔,封孔器长1m,封孔深度不小于1m。
4)注水压力:采用动压注水,工作面开采初期,清水泵的泵压控制10MPa,工作面长度开采到一半时可适当将泵压控制到9MPa最小注水压力不能小于6MPa。
5)单孔注水时间:实际单孔注水时间以煤壁出水时为准。
6)综采队必须在首采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安装好防尘水管,并按照要求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在三通上必须安设不小于20m长的消防软管。回采过程中必须在上下出口不超过30m内安设并使用好移动水幕,水幕应能全断面封闭。各转载点必须按照要求配齐并使用好转载点喷雾装置。
二、采面割煤时,必须按照要求使用好割煤机内外喷雾装置,能覆盖滚筒并坚持正常使用,同时要求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当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外喷雾装置的压力不小于4Mpa,运输线路的转载点必须安设并使用好喷雾装置。
综采队在回采期间保证150101运输顺槽、150101回风顺槽的隔爆水袋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及时的充填水,第一组隔爆水袋安设在距回采面60—200米范围,并随回采面进行移动。
隔爆水袋发现有脱钩、水袋无水等情况时及时处理。
第四章 防灭火措施及管理
15#煤层属于III不易自燃煤层,我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按照设计要求配备注氮防灭火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
一、注氮系统
采空区后方距工作面30~120m范围内,当气体监测值O2浓度大于10%或CO浓度大于50PPM即进行注氮。采空区首次注氮时间为工作面从中切眼推进30m以后进行注氮。
当工作面推进距离不足30m时,经检测采空区有明显发火征兆,且工作面回风流中CO浓度超过24PPM,应及时上报矿有关领导,并立即切断电源,并将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其他掘进巷道的所有人员全部撤至地面,随即进行防灭火注氮工作。
当工作面推进距离超过30m时,采空区有明显发火征兆,工作面回风流中CO浓度超过24PPM,同样采取上述安全措施。
个别地点:巷道高压经人工采样分析CO浓度达24PPM时,立即制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灭火。个别地点温度超过50℃或有其它发火征兆时,立即采取制定注氮措施或其它有效措施。
1)监测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束管监测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完好性。确保束管监测正常运行。
2)回采期间,气样分析室每小班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进行气样监测和分析,实时对采空区的气体进行监测。且每日8点班由火检员在首上隅角和留管进行取样送分析室分析,分析完毕后由分析员必须及时送技术主管、监测队长、部门经理审核。
3)若气样分析数据出现的CO浓度在1~5ppm(不包括5)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部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必须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并继续对该点作
为重点监控;当气样分析数据出现的CO浓度在5~10ppm(包括5ppm,不包括10ppm)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科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必须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并由总工程师协调指挥,进行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气样分析数据出现的CO浓度在24ppm及以上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部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必须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并安排相关人员到回风巷进行CO检查,若回风巷内的CO达24ppm及以上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