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桥梁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 阳翼高速公路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
1.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4 阳翼L15A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原则
2.1 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严格管理、科学组织,确保分项工程质量达优,创精品工程,树样板工程。
2.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2.3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2.4 实行项目施工,提高施工生产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生产。
二、工程概况
1. 本合同段为阳翼高速公路第L15A合同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45+000,终点桩号为K46+880.66,全长1.88066公里。
2. 全标段共有K46+875杏河特大桥1号桥一座,上部结构左幅桥:9-(4×35m)+1-(3×35m)装配式预应力连续箱梁,右幅桥为10-(4×35m)装配式预应力连续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
3. 本标段桥梁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内容有:混凝土桥面铺装;内侧波形护栏、外侧防撞护栏;桥头搭板;伸缩缝安装等。
三、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桥梁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原材料准备
1.1 混凝土配合比
1.1.1 水泥:桥面铺装混凝土强度为C40,护栏和桥头搭板设计强度为C25。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料时检查厂方提供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每一批进料要按规定取样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有关技术指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1.2 碎石:其物理力学性能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的碎石。
1.1.3 砂:采用由颗粒坚硬、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天然砂组成,其颗粒分析、杂质含量、坚固性等技术指标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
1.1.4 水:洁净水。
1.1.5外加剂:根据施工条件,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满足GB8076-1997要求。
1.2 钢筋
钢筋进场应分批验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分批进场,分批进行试验,必须经过试验合格获得通知单后方可下料制作。钢筋在弯制前必须调直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污皮和铁锈,应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的水锈应清除。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成盘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采用单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所用钢筋的种类、型号以及强度等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试验室按规定的频率对每批进场的钢筋网进行试验,检测项目有:抗拉、抗弯、抗剪等。
钢筋应存放高于地面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物上,存放地点保证钢筋不受机械损伤和污染,钢筋存放宜遮棚,露天应遮盖,做到上盖下垫。
四、进度计划
桥面系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项目 桥面
铺装 波型
护栏 防撞
护栏 桥头
搭板 伸缩缝 (m2) (m) (m) (㎡) (m) K46+875 28341 2765 2765 49.2 217 杏河特大桥1#桥 合计 28341 2765 2765 49.2 217 根据箱梁预制和安装的进度,桥面系的工程量及拟投入的施工力量,计划于2009年2月26日开工,2009年8月1日全部完成。
五、资源配置
(一)主要施工人员
1.施工负责人:刘洪波
2.技术负责人:田建军
3.现场技术员:付得印
4.质检负责人:张立杰
5.试 验 人员: 吴立红 赵开停
6.拌合站负责人:李 军
7.安 全 员:李希坦
8.工人:技术工人20人,普工30人
(二)主要机械设备
1.混凝土拌和站:2套
2.吊车:1台(30T)
3.混凝土罐车:2台(8方)
4.电焊机:6台(BX1-400)
5.切割机:2台
6.切断机:2台
7.钢筋弯曲机:3台(GW-40)
8.发电机:1台(120kw)
9.平板振捣器:2个
10.护栏定型模板:160延米(内外侧护栏各80延米)
六、施工方案
(一)钢筋加工与安装、砼运输
1.钢筋加工
1.1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图纸的形状要求。
1.2 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末端做成弯钩,弯钩弯曲直径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其开端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形式应符合图纸要求或规范要求。
1.3 钢筋的接头焊接与绑扎接头的施工。
1.3.1 钢筋的接头采用焊接,双面焊缝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帮条焊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面积。
1.3.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