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M收音机的制作.ppt

发布:2018-06-16约3.92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实习 AM收音机的焊接与调试 一、收音机的基本知识 1、最简单收音机原理 图中LC振荡回路是收音机的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振荡回路的固有频率 与发射机的频率一致,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经过高频发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声音信号了。 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3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 2、超外差收音机 (1)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 (2)优点 二、型收音机电路原理图 输入回路 变频回路 中放回路 检波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低放级 功放级 二、收音机的安装与焊接 1、元器件清单 2、所用元器件简介 3、收音机的安装 4、焊接工艺 5、调试 * * 在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中,播出的节目(语言或音乐)通过话筒变成音频,经音频放大器放大后,采用调制的方法,把音频信号加到高频信号中,经调制后的信号再经高频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发射天线和地线,就产生向空间传播的电波,该电波经过收音机的接收电路接收。 图1 最简单收音机组成框图 磁性天线回路,作用是选台,并将信号通过绕在磁棒上的次级线圈耦合到变频级 输入电路 变频电路 中放 检波 音频放大 功率放大 u t 高频调幅信号 u t 放大的中频调幅信号 u t 音频信号 u t 放大的音频信号 u t 中频调幅信号465kHz 将高频调幅波变成中频调幅波,我国采用的中频频率固定为465kHz。高频和中频调幅波的包络线相同 将中频调幅信号选频、放大。中频放大器为以LC谐振回路为负载的窄带放大器,可有效抑制其他信号。 将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电压。 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音频信号以推动扬声器发声。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频率,其频率固定为465kHz。由于465kHz取自于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与外部高频信号频率之差,故成为超外差。 即: 例如接收信号频率是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 465kHz 535~1605kHz 1000~2070kHz 中放可采用窄带放大器。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很高的增益,工作也比较稳定。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直接放大式的高放必须采用宽带放大器,在增益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其实现较为困难,而工作也不稳定。 中放级采用窄带放大器,经多个谐振回路选择。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较高的信噪比。 由于不论哪一个电台的广播信号,在接收中都变成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再放大,因此,对不同电台具有大致相同的灵敏度。 双连可变电容 输入级 中放级 低放管 输入变压器 检波三极管 中放管 功放管 输出变压器 扬声器 音量开关 电解电容 固定电容 固定电阻 两节5号电池 变频级 变频管 磁棒线圈 低放级 功放级 本振 第一中周 第二中周 又称输入调谐回路或选择电路,其作用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各种高频信号中选择出所需要的电台信号并送到变频级。输入电路是收音机的大门,它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整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有重要影响。 调制电容,可使振荡频率从535KHZ-1605KHZ连续变化。 图5 变频回路 变频级是以晶体管 BG1 为中心,它的主要作用是把输入的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 的中频信号。 由晶体管 BG1 、可变电容 Cb 、振荡变压器(简称中振或短振) B2 和电容 C3构成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它能产生等幅高频振荡信号,振荡频率总是比输入的电台信号高 465kHz。 由调谐回路和本振电路组成天线所接收信号由L2 耦合到BG1 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通过 C3 耦合到 BG1 的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 BG1 中混频,混频后由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包含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额等于465kHz 的中频信号。 由B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C 组成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在465kHz,对465kHz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并且通过次极线圈耦合到下一极去。 选频级输出的中频信号由BG2的基极输入并进行放大,中放电路中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 B4和谐振电容C.它们也是并联谐振在中频465kHz。输入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差出的中频信号 fI 恒为某一固定值465kHz ,它可以在中频“通道”中畅通无阻,并被逐级放大,即将这个频率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