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能源配储能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12约8.8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43/T000—XXXX新能源配储能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场站配储能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指标、防雷接地、电源和网络安全技术要求内容等。

本文件适用于接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系统、储能功率不小于1MW且容量不小于1MWh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新能源配储能电站,其他新能源配储能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260.1不间断电源设备第1-1部分: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40595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1998感应滤波变压器成套设备使用技术条件

DL/T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threestationsinoneintelligentmonitoringsystem

对升压站监控系统、新能源发电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储能站能量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协调控制及统筹分配,实现全站有功功率能量管理及无功功率协调分配的功能,形成全站的监控和管理中心。

3.2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stem,SCADA

对新能源电站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即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功能。远程终端单元(RemoteTerminalUnit,RTU),馈线终端单元(FeederTerminalUnit,FTU)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EMS

2

DB43/T000—XXXX

对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提升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放电效率等,主要防止电池的过充过放及电池之间的电压均衡保护。

3.4

感应滤波监控系统inductivefilteringcontrolsystem

对感应滤波变压器及调谐与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监视、控制的软硬件集成系统。3.5

感应滤波变压器成套设备inductivefilteringtransformerequipment

成套设备由感应滤波变压器、调谐与无功补偿装置及监控系统组成。3.6

新能源场站renewableenergystation

集中接入电力系统的风电场或光伏电站并网点以下所有设备。并网点为风电场或光伏电站的电能输出汇总点。

注:包括接入升压站的低压侧变压器、母线、线路、变流器、储能、风电机组、光伏发电系统、无功调节设备及辅助设备等。

3.7

升压站并网点pointofconnectionofboosterstation

升压站并网点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3.8

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generationcontrol,AGC

通过自动控制程序,实现对控制区内各发电机组有功出力的自动重新调节分配,以维持系统频率、联络线交换功率在计划目标范围内的控制过程。

3.9

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voltagecontrol,AVC

是指对全网无功电压状态进行集中监视和分析计算,从全局的角度对广域分散的电网无功装置进行协调优化控制。

3.10

一次调频primaryfrequencycontrol,PFC

当电力系统频率偏离目标频率时,电源通过控制系统的自动反应,调整有功出力减少频率偏差的控制功能。

4总则

3

DB43/T000—XXXX

4.1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应符合易拓展、易改造、易升级、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4.2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应有利于实现全系统的信号采集、监视及控制、故障处理,提高运行的可

靠性、经济性,并确保场站运行的安全性。

5系统构成

5.1系统结构

5.1.1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由站控层设备组成,并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系统与新能源场站

监控系统、储能站能量管理系统EMS、升压站监控系统实现连接。对于配置感应滤波变压器成套设备的升压站,三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