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网融资案例分析【44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合并及现状 合并 总结分析 土豆融资好与坏 融资的重要性 融资、上市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共同目标,企业在初创时,就要认识到融资的重要性,“仅靠内部融资或者自身经营收益的滚动,从长远来看,是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做大的需要的;而从眼前来看,也不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做强的可能。”在规划企业发展时,同时也要对融资进行规划。 总结分析之融资的重要性 融资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适时地引入一些股权融资,让那些有丰富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经验的PE和VC一起参与企业管理,更是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走上规范发展的正途;融资能够使企业驶上发展的高速路,把竞争对手抛在后面。优酷和土豆的融资、上市就是如此,后者是中国最早的视频分享网站,比优酷整整提早一年半,但是在融资的竞争中却落后了。后来与优酷合并也主要是由于土豆市值被低估,亏损继续扩大,不得以做出的决定。 总结分析之融资的重要性 优酷在成立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融得4000万美元,还抢先于2010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不仅成为中国视频网站第一股博得了眼球效应,而且抢得了最佳时机融资达2.33亿美元。而土豆虽然前后五轮共融得1.35亿美元,也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已经错失了股市疯炒视频概念的良机,仅融得1.74亿美元,且上市当日就破发。几个月之后,优酷和土豆宣布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虽然对外宣称是合并,但合并后由于土豆股票被兑换成优酷股票并退市,其实就是土豆被优酷吞并了。土豆当时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二,但是仍然难逃被老大吞并的命运,融资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总结分析之融资的重要性 王微与前妻杨蕾之间的一场婚姻财产诉讼,险些将自己一手创立的土豆网的IPO葬送了。它不仅使土豆网的上市进程延后了超过半年时间,而且导致了土豆与行业第一优酷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创业开始直至上市前夕,王微为土豆网先后引进了6轮融资(包含可转债及认股权证),金额高达1.6亿美元,先后有十家风投机构成为土豆网的股东。表1列出了这些投资机构各自的投资额,以及按IPO价格计算的投资回报。 总结分析之土豆融资的好与坏 总结分析之土豆融资的好与坏 从表中可知,十家投资人合计向土豆网投入了近1.6亿美元,到土豆网IPO之时,所有投资人的平均持股成本为2.02美元/股,按IPO价格计算,所有投资人的总投资回报为3.59倍;十家投资人中IDG是唯一一家全程参与投资的机构,其总投额不算高,仅850万美元,平均持股成本仅0.82美元/股,因而是投资回报最高的一家,达到8.85倍;最后两轮才参与投资的淡马锡是总投资额最高的一家,其先后投入5250万美元,平均持股成本达到2.71美元/股,因而投资回报是最低的,仅有2.68倍。 在同一个项目中,为什么不同的投资人会形成这种投资回报上的差异?所谓风险投资,其投资回报总是与其承担的风险呈现对应关系,对一家创业型企业而言,投资越早所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入股的价格就越低,而越往后入股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总结分析之土豆融资的好与坏 总结分析之土豆融资的好与坏 图2中列出了土豆网前五轮私募融资的每股价格走势。从2005年12月的第一次融资的每股8美分一路上涨到了2010年7月的每股2.71美元。也就是说,付出同等的资金,在2005年时入股要比2010年入股拿到多得多的股票。所以,IDG入股早回报高,淡马锡入股晚回报低。 土豆网从创业伊始经过5轮融资,合计获得近1.6亿美元(包括2010年3月的可转债及认股权证发行),王微的持股比例也最终被稀释得仅剩12.7%(如图3);而优酷网上市前同样获得6轮融资,所得金额同样是1.6亿美元,但其创始人古永锵依然手握优酷41.5%的股权,大大高于王微。 总结分析之土豆融资的好与坏 总结分析之土豆融资的好与坏 王微的股权之所以被如此稀释,与土豆网在第一轮融资时以50万美元出让33%股权给IDG有着莫大关系。当时,IDG按照0.083美元/股的价格入股土豆网,因而仅仅花49.8万美元即拿到了土豆网高达600万股的股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王微在土豆网的持股比例最终被巨幅稀释。到上市前夕,王微仅仅是土豆网的第三大股东。 优酷网在2005年至2010年间一共进行了七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1.8亿美元。最近的一期融资在2010年9月;融资金额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由2005年的300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9月最后一次融资时的5,000万美元。融资价格也是逐步递增。融资价格从最低时每股0.036364美元到最后一次融资时达到0.4976823美元,与最低时相比增长了10多倍。通过采用分期融资的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