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围产期奶牛饲养.ppt

发布:2017-10-30约8.29千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切关注 分娩时产道有无受伤 胎衣是否滞留 子宫分泌物 粪便 瘤胃的蠕动音 体温 乳房 肢蹄 精神状况 体况 保证奶牛食欲良好,尤其关注精神不佳的奶牛,因为这可能是隐性产后瘫痪、酮病及其它疾病的前兆 新产牛管理 测量体温及早发现子宫炎或其它代谢性疾病 听诊瘤胃蠕动(1-2次/分) 新产牛管理 直肠体温监控 对产后牛每天进行监控,持续10天 、肛温 39.5 C 精神萎靡“ 废食 ” 酮病 真胃移位 检测其它疾病 连续10天的体温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检测粪便,如果粪便出现稀薄,颜色发灰,恶臭等不正常现象,则说明瘤胃功能不正常,应适当减少精料,促进奶牛对长粗纤维的采食。 观察子宫分泌物的气味及外观 保持牛舍清洁、干燥,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新产牛管理 新产牛管理 集中饲养(有条件的头胎牛与成母牛分开)。 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冻保暖 加强放牧 做好产量等各方面的资料记录 新产母牛的特点 (1)食欲尚未恢复正常,消化机能弱。 (2)?乳房水肿,繁殖器官正在恢复。 (3)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还不正常。 饲养目标 日粮的供给一切以恢复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乳系统的健康为前提,确保泌乳高峰产量发挥出来。 主要是尽量克服DMI降低和能量负平衡。 围产后期牛日粮营养需要 泌乳天数 11 11 产奶量 25 35 干物质采食量 13.5 15.6 能量 NEL(Mcal/kg) 2.06 2.23 蛋白质 日粮RDP含量(%) 10.5 10.5 日粮RUP含量(%) 7.0 9.0 CP 17.5 19.5 纤维和碳水化合物 最低中性洗涤纤维(%) 25~33 25~33 最低酸性洗涤纤维(%) 17~21 17~21 最高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36~44 36~44 矿物质 日粮含Ca量(%) 0.74 0.79 日粮含P量(%) 0.38 0.42 围产后期的饲养 提高新产牛日粮营养浓度,适应低采食量情况下的实际需要,减少体况损失。但精料增加不宜过快,否则会引起瘤胃酸中毒、真胃移位、乳脂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一般前2周精料添加速度为每天0.20公斤左右 脂肪酸钙 可添加过瘤胃脂肪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其补充量控制在干物质的2-3%; 酮病脂肪肝 确保干奶牛正常体况,体况分3.25—3.75 ,防止过胖。围产期尽可能减少能量负平衡;饲养上采用精料引导法,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注意精粗比例和钙磷需要。 饲喂优质粗料 饲喂质量最好的粗料,可每天饲喂4-5公斤优质长干草(最好是苜蓿),确保瘤胃充盈状态和健康功能。 真胃移位 重视粗料的摄入量和矿物质的补充,产前产后精粗比例逐渐过渡。 碳酸氢钠 添加缓冲剂,稳定瘤胃PH,增加DMI,预防瘤胃酸中毒。一般小苏打与氧化镁一起使用,比例为2-3份小苏打对1份氧化镁,小苏打添加量为混合精料的1-1.5% 奶牛围产期管理目标 目前平均发病率 目标 胎衣滞留 <10% 8% 临床型产乳热 <5% <2% 真胃移位 < 3% 1% 临床型酮病 <2% 0% 结束语 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围产期饲养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奶牛健康及整个泌乳期生产性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牧场的经济效益。 谢谢! Thank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