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闪烁灯课程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PAGE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
专 业: 自动控制
班 级: 控091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评语:
平时(40)
修改(30)
报告(30)
总成绩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单片机闪烁灯课程设计报告
1引言
在现在诸多的娱乐场所、理发店、宾馆、饭店、公司等的门外,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闪光灯。所谓“闪光灯灯”,就是将一系列的有颜色的广告灯串联接在一起,然后令这些灯按一定的次序逐个或者几个的一次点亮和熄灭。由于各灯点亮和熄灭,产生的效果就像闪动的星光一样,因此,就称这类广告灯为“闪烁灯”。生活中闪烁灯的形式和点亮的次序是多种多样的。有单一颜色的几个灯按固定的次序来点亮的,有多个不同颜色的灯构成某一图案依次点亮的,也有多排广告灯按多种组合好的次序循环点亮的等。我们设计的闪光灯,就是这些广告灯中的类型。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目前,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高潮正在工厂、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大规模地兴起。学习单片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本文用AT89C51单片机自制了一款简易的闪烁灯。
2设计方案及原理
本次课程设计是用闪烁灯的变化来表示不同的效果。主体选用 AT89S51 单片机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通过编程来实现“闪烁灯”的花样变化。设计的中用到P0,P2,P3三个输出接口,一共24个LED灯,有红蓝绿3个灯色设置一个系统使闪光灯能够规律性和周期性的闪烁功能,产生绚丽的闪烁效果。
3硬件设计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自动复位两种方式。上电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电容C1选择10uf,电阻选择10K,这样,只要电源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可实现上电复位,即接通电源就完成了系统的复位初始化。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在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外部,X1和X2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这就是单片机的时钟电路。电容器C2和C通常3取30pf,对振荡频率有微调作用,选择振荡频率为12MHZ的石英晶体。
3.1硬件接线设计
单片机的P0.0-P0.7接八个发光二极管L1-L8, P2.0~P2.7也接八个发光二极管L9-L16,P3.0~P3.7也接八个发光二极管L17-L24。当按下运行按钮后,实现二十四个发光二极管先三列轮流循环点亮,然后实现每排灯光逐一闪烁,实现了二十四个灯的绚丽闪烁,每个灯的闪烁设置为50MS延迟,由于8051单片机的P0,P3口的输出电流过小,需要设置上拉电阻。
发光二极管有共阳和共阴接法,此次设计选择了共阳接法,所以可通过给P1口输送高电平就可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输送低电平就可使发光二极管熄灭。
循环过程中通过中断加入一些广告灯的花样变化;实现灯从两边到中间,从中间到两边的点亮同时通过中断控制下面24个发光二极管的单双亮灭以此形成绚丽闪烁效果。
因此,总体的设计图如图1 所示。
图1 硬件设计图
3.2时钟电路分析
在内部方式时钟电路中,必须在XTAL1和XTAL2引脚两端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两个微调电容构成振荡电路,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频率取值在1.2MHz~12MHz之间。对于外接时钟电路,要求XTAL1接地,XTAL2脚接外部时钟,对于外部时钟信号并无特殊要求,只要保证脉冲宽度,时钟频率低于12MHz。?
晶体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从XTAL2端送入内部时钟电路,它将该信号二分频,产生一个两相时钟信号P1和P2供单片机使用。时钟信号周期为状态时间S,它是振荡周期的2倍,P1信号在每个状态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个状态的后半周期P2信号有效。CPU就是以两相时钟P1和P2为基本节拍协调单片机各部分有效工作。
3.3上拉电阻的运用
经实验C51单片机的P0,P2口输出电流过小,需要运用上拉电阻把电流放大才能使彩灯闪烁,后来再减小限流电阻的大小,调节彩灯的亮度。?
4软件设计
4.1设计流程图
发光二极管有共阳和共阴接法,此次设计选择了共阳接法,所以可通过给P1口输送高电平就可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输送低电平就可使发光二极管熄灭。
程序的设计:组合闪烁模式有5种,在C程序中分别设块来编写,第一块是全部彩灯闪烁,延时40MS,闪烁6次;下一个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