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还有多少极致的风光,你闻所未闻?.pdf

发布:2017-05-31约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中国国还还有有多多少少极极致致的的风风光光,,你你闻闻所所未未闻闻?? ↑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 极致风光的 发现时代文 | 星球研究所 如果我不说出拍摄地点 估计绝 部分人都想像不到 下面这幅令人窒息的画面拍摄于 四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注意画面中的人) ▼ 摄影师唐侨喜欢拍摄雪山倒影 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 他有着严重的腰椎疾病 而要拍摄这样极致的景色 往往需要深入山野 他为此往四姑娘山的深处跑了三次 找到了这个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地方 羊满台海子 它的边上一座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名字也同样不登 雅之堂 倒沟山、丁丁岩…… 但它们就像是神的宫殿 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海子的周围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 据说最初发现这里的是日本摄影师 川健三 他用十余年时间拍摄四姑娘山的景色 仅为等候羊满台的最佳拍摄时机 就花费了三年 而那时国内都没有多少人知道四姑娘山 更不用提羊满台 (下图是 川健三若干年前拍摄的羊满台) ▼ 但正是 川健三执着地探索 才能让唐侨得以在他的基础上完成青胜于蓝的作品 ▼ 这让我想起了 另一位记录中国美景的外国人 探险家约瑟夫·洛克 他是 《国家地理》的一位撰稿人、摄影师 曾从1922年到中国西南诸省考察 整整持续了20多年 拍摄了 批令人啧啧惊叹的精美照片 我们今天熟知的玉龙雪山、泸沽湖、甘南迭部、青海阿尼玛卿山等 在当年都是籍籍无名的冷门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 对这些美景的介绍少之又少 直到1920-30年代洛克在 《国家地理》上发布了文章 世界才知道了它们的美 (下图是洛克拍摄的玉龙雪山脚下的士兵) ▼ 他还是第一位用彩色胶片把稻城亚丁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在此之前亚丁还只是一个十多户人家的小村落 默默无闻地隐藏在川西南的 山中 洛克发现了这里的独一无二 他把亚丁的三怙主雪山都收入镜头中 包括下面这张从洛绒牛场方向拍摄的央迈勇神山 ▼ 洛克的作品启发了作家詹姆斯·希尔顿 后者在经典小说 《消失的地平线》中 虚构了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开启了“香格里拉”在全球的美名 现在的香格里拉县、稻城、丽江、尼泊尔的木斯塘 当年都参与过对“香格里拉”名号的争夺 约70年后的1990年代 每年来亚丁旅游的人仍然不过数百人 他们需要雇佣马夫、穿过长长的土路 才能到达目的地 有一位中国的摄影家吕玲珑也在此时来到亚丁 他站在洛克当年拍照的位置 完成了一幅更加惊艳的作品 ▼ 如今 无论是户外圈、摄影圈 对亚丁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洛绒牛场拍摄央迈勇神山也成为一种必修课 一如90年前洛克的所见 “一座无与伦比的金字塔——央迈勇傲立在苍穹下” “它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山” (摄影师Mofang365) ▼ 约瑟夫·洛克为了考察、拍摄这些美景 他的举动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在当年兵荒马乱的中国 他雇佣了一支由当地人组成的卫队 最多时人数达200人 即便如此他仍然经常遭受土匪的袭击 (下图左三为约瑟夫·洛克,旁边为他的纳西族护卫) ▼ 1936年洛克为了从空中俯瞰丽江 居然从中国航空公司租用了一架飞机“昆明号” 他还怂恿驼峰航线的美军飞行员带他穿越虎跳峡 并骗飞行员说虎跳峡只有12米宽 好让飞行员放心降低高度 以便他拍照 飞行员后来抱怨说洛克差点让他们送命 (背景为玉龙雪山) ▼ 他需要经常穿越一些没有道路、桥梁的山路 无论人畜都被绑在一根溜索上滑过数十米深的峡谷 负责驮物的驴子在滑过峡谷后 居然完全吓瘫在地上无法站立 (下图为示意) ▼ 有时还需要使用吹胀的动物革囊增加浮力 渡过湍急的河水 (洛克当年的渡江画面) ▼ 因报道红色中国而闻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 曾有一段时间加入了洛克的考察队伍 他记录了洛克一行人的苦行军 ▼ “日出之前的一个小时出发,骑马前进,徒步爬山,爬得你筋疲力尽,不知道晚上在 什么地方睡觉,别的什么也不指望,只想安安稳稳地睡上这好不容易才挣得的一觉” 洛克原本是为了名利来到中国 通过收集中国西南部丰富的植物标本 他发了笔财 而处处以“第一位到达中国某地的白人”身份自居 也让他颇感骄傲 (洛克当年采集的植物) ▼ 但随着对沿途风景、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他越来越痴迷于探索中国未知的山川 并散尽家财来整理中国纳西族的古代文献 他说 ▼ 那些壮丽的山峦、不为人知的深渊、奔腾流淌的 河以及住在峡谷山岭中的神秘部 族,一切都构成了难以阻挡的诱惑“ 是的 这样的诱惑 难以阻挡 在中国历史上 那些未知的胜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