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届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精选·课件.ppt

发布:2018-11-08约5.98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轮复习 复习题 1、一批萝卜因种在肥沃的土地上而长得非常茂盛,块根也比普通的萝卜肥大。可知这些萝卜发生了—————变异,如将这些萝卜的种子种到一般的土壤中,与普通萝卜相比,其性状将与其他的一样。 2、将鲫鱼的后代培育成金鱼是利用了: A·不遗传的变异   B·环境的改变 C·可遗传的变异   D·食物的改变 不遗传的 C 变异的类型填表: 种类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引起的因素 ? ? 特点 ? ? 环境改变 遗传物质改变 不可遗传 可遗传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 、 、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 (一)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和 而引起的 的改变。 缺失 替换 增添 基因结构 (二)诱变因素: 1、 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损伤细胞内的DNA。 2、 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3、 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三)发生的时期: 主要在 时期,如 分 裂、 分裂间期。 物理 化学 生物 DNA分子复制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四)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直接病因:血红蛋白多肽链上一个 被替换。 2、根本原因:血红蛋白基因(DNA)上 发生改变,由A—T变为T—A。 (五)特点: 1、 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 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3、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 4、 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 :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也有中性。 氨基酸 碱基 普遍 随机 不定向 害多利少 (六)意义: 基因突变是 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的 , 是 的原始材料。 新基因 根本来源 生物进化 思考2: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原因是什么? 1、发生基因突变的碱基位于基因结构的非编码区或发生在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内含子内,此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仍未改变(但前体RNA改变),因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改变,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样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例如:UUU和UUG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当U和G相互置换,不会改变密码子的功能,因为决定氨基酸的还是苯丙氨酸。? 3、隐性突变在杂合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例如在豌豆中,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是显性;若在基因型为DD的受精卵中,有一个D突变为d,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为Dd,但矮茎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其性状不能表达。 ? 4、某些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的种类,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例如:由于基因突变使不同生物中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中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肽链的第十七位上是亮氨酸,而小麦是异亮氨酸,尽管有这样的差异,但它们的细胞色素C的功能都是相同的。 5、由于某些性状由多基因决定,某基因的改变了,但共同作用于此性状的其他基因未改变,其性状可能也不改变。如:香豌豆花冠颜色的遗传。当C合R同时存在时显红花,不同时存在时不显红色。所以由ccrr突变成ccRr时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6、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如:dd的豌豆个体突变为Dd,本应出现髙茎的变异,但如果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长成矮茎而不变异。 三基因突变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一)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改变性状: (1)原因:突变间接引起 改变,最终表现为 功能改变,影响生物性状。 (2)实例: 。 2、不改变性状,有下列两种情况: (1)一种氨基酸可以由 种密码子决定,当突变后的DNA转录后的密码子仍然决定同种氨基酸时,这种突变不会引起生物性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