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9.doc

发布:2017-04-13约6.5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阶段性测试题九(必修三 第一单元) 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回答1~3题。 产业结构(%)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年 34.9 35.5 29.6 2007年 15.7 55.0 29.3 1.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数据,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减少 B.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 C.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D.目前河南省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河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B.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三次产业构成合理 3.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巩固和发展农业 A. B. C. D. 答案:1.B 2.C 3.D 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看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增加,说明产值也在不断增加;而第一、三产业产值比重在降低,但产值并不一定在减少;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来看,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会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从表中可看出,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发展十分缓慢。第3题,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生态问题严重(如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都是中部地区今后发展的方向。 读下表,完成4~6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业(%) 26.28 27.0 25.51 32.7 28.35 31.2 26.43 29.7 渔业(%)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4.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6.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答案:4.D 5.A 6.C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7~8题。 7.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水源 资金 能源 技术 A. B. C. D. 8.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劳动力 矿产 技术 工业制成品 A. B. C. D. 答案:7.D 8.A 解析:第7题,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发达,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应是资金和技术。第8题,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输出的是技术和工业制成品,输入的是矿产品,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劳动力短缺,接纳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务。 (201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统测)下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9~11题。 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9.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科学力量雄厚 C.两地区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区联系交通便利 10.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得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区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11.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  ) 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 利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