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山供电第9章供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ppt

发布:2018-02-24约8.6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供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第9章 供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9.2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9.3 感应雷过电压的防护 9.4 供配电系统的防雷保护 9.5 接地与接零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9.1.1 过电压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设备的电压异常升高,使设备的绝缘发生闪络或击穿,这就是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由于系统操作、故障或某些不正常运行状态,使系统的电磁能量转换而产生的过电压。与电网电压成正比。 可分为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电弧接地过电压。对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绝缘的威胁不是很大。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9.1.1 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或建(构)筑物遭受来自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因其能量来自系统外部,故又称为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对电力系统有很大危害,应加强防雷措施。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1.直击雷过电压 雷云——雷电先导 ——迎雷先导 ——主放电阶段 ——余辉放电 主放电电流很大,高达几百千安,但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只有 50~100μs。 余辉放电阶段电流较小,约几百安,持续时间约为0.03~0.15s。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2.感应雷过电压 所谓感应雷过电压,是指当架空线附近出现对地雷击时,在输电线路上感应的雷电过电压。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9.1.2 内部过电压 1、操作过电压: 1)切断空载线路或并联电容器组时,可能出现LC振荡,对感性负载灭弧速度快从而产生过电压。 2)切断空载变压器时,截流导致电磁能量转化为电能。 2、电弧接地过电压 3、谐振过电压:LC参数,出现LC谐振,从而引起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与电力网的结构、参数、中性点接地方 式、断路器的性能、操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9.1 过电压及其分类 限制内部过电压的措施 (1)采用灭弧能力强的快速高压断路器,在断路器主触头上并联电阻(约3000Ω),在并联电阻上串联一个辅助触头,以减少电弧重燃的次数,控制操作过电压的倍数。 (2)装设磁吹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 (3)对于对地电容电流大的网络,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限制电弧接地过电压。 (4)增加对地电容或减少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接地的台数,即增加母线对地的感抗,从而减小固有自振频率,避免因系统扰动而发生母线铁磁谐振过电压。 9.2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9.2.1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包括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药、化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具有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包括:①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②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大型火车站等;③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如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④具有气体爆炸危险的可能,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的建筑物;⑤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⑥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⑦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9.2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9.2.1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包括:①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②年预计雷击次数在0.012~0.06之间的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③年预计雷击次数在0.06~0.3之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④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⑤根据雷击后果及具体情况,确定需要防雷的火灾危险环境;⑥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 9.2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9.2.2 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1.避雷针及其保护范围 避雷针是防止直接雷击的装置,它把雷电引向自身,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一定高度的避雷针(线)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此区域内的物体基本上不受雷击。我们把这个安全区域叫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由承受雷击的接闪器、支持构架、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四部分构成。 9.2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1.避雷针及其保护范围 所谓“滚球法”,就是选择一个半径为hr(滚球半径见表9.2.1)的球体,沿需要防护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如果球体只接触到避雷针(线)与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则该部位就在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 9.2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单支避雷针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