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学期科研室工作计划.doc

发布:2015-08-10约2.9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年第二学期科研室工作计划 王宏艳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切实落实《兴陇中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性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努力将“教”、“研”、“训”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对前期教学、科研工作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新学期工作的思考,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重点工作 (一)组织区级课题《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和《“校内家长”对促进困难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行动研究》的开题工作,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课堂有效问题创设”的专题,开展聚焦课堂的实践研究,加强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根基的校本教研,在实践、反思中提高老师们的育德能力和教学水平。 1、加强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根基的校本教研,重点加强备课组建设,通过评价制度的建设,促进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形成较浓的研修氛围。 2、围绕“课堂有效问题创设”的专题,开展聚焦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第1周——第6周) 备课内研讨,完成“1+1+1”的研修 第二阶段(第7周——第11周) 教研组推出两名教师进行课例研究,完成“2+1+1”的研修 第三阶段(第12周——第15周)校教学展示,展示课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交流 3、借助网络平台,形成情报查阅、合作反思、质疑辨论、积累存储的网络研修环境,促良好研修氛围的形成,并完善激励机制,每月定期对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工作进行评价。 (三)在校长室领导下,以科研室为首,组成学校骨干职能中心小组,并聘请教科研专家,对学校科研工作起参谋和引领的作用。 1、以科研骨干职能小组成员为核心,向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进行研究辐射,形成课题研究的行动群体。 2、利用“外脑”聘请专家,形成专家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四)定期开展科研沙龙:一是组织专家讲座,拓展视野,提升理性认识水平;二是学校科研专题研讨,促成集体实践智慧的生成。 (五)切实落实和健全“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机制、提高教师谋求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制度保障,组织好十一五师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组织好老师参与区240培训的工作。 2、分层分类开展校内教师间的“专业发展的结对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间的合作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校本培训课程化,落实校育德、教学、科研三个领域的培训工作。 (六)落实校本课程的开设工作,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开发提供时间和空间。 三、具体时间安排及工作任务计划表 周次 时间 项目 具体工作 备注以及 安排变化 一 2/18-2/22 课题 研究 召开区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开题报告的撰写 校本 课程 筛选课程进行汇总;确定课程开设时间及地点;指导教师制定课程开设计划 有效教学研究 教研组确定研究课题 各备课组上报开课信息 师训 工作 组织区240培训报名工作 确定校内结对名单 二 2/25-2/29 课题 研究 区级课题负责人撰写开题报告 校本 课程 指导课程选择;张贴课程介绍;学生报名;课程开设会议;上交课程开设计划 有效教学研究 备课组内研讨课 师训 工作 商定结队任务书和建立结队制度 三 3/3-3/7 课题 研究 区级课题负责人撰写开题报告 校本 课程 课程全面开设 有效教学研究 备课组内研讨课 师训 工作 召开结对仪式 四 3/10-3/14 区级 课题 区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提出修改开题报告的建议 校本 课程 指导老师完成学生学情分析表的填写 有效教学研究 备课组内研讨课 师训 工作 五 3/17-3/21 课题 研究 准备区级课题开题会议 校本 课程 分管领导开始进入课堂听课进行过程评价 有效教学研究 备课组内研讨课 师训 工作 对网络研修进行阶段评价 六 3/24-3/28 课题 研究 召开区级课题开题会议 校本 课程 汇总听课意见,进行阶段小结,向指导老师反馈 有效教学研究 备课组内研讨课,案例写作指导 师训 工作 对网络研修进行阶段评价及反馈 七 3/31-4/4 课题 研究 整理开题会议的材料,上传至区教院科研室 校本 课程 检查运作手册填写情况,进行阶段评价 有效教学研究 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讨会议 修改完善案例并上传 师训 工作 八 4/7-4/11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期中复习,停课 有效教学研究 各教研组推出参与校展示课的名单 师训 工作 九 4/14-4/18 (期中考试)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期中考试,停课 有效教学研究 教研组推选的教师进行课例研究 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