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ataGuard环境搭建详细步骤(新方法).doc

发布:2017-04-16约3.32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实验环境介绍 ***鉴于生产环境均采用64位系统和数据库软件,本实验也将采用这个标准*** 采用vmware workstation 10(版本随意,我用的10)虚拟机软件作为安装平台 对于真机的要求:CPU:INTEL:CORE I3级别或以上(推荐) AMD :4核心CPU或以上(推荐) 内存:建议4G以上 系统:WIN7 /8 64位/WINDOWS SERVER 2003/2008 64位 硬盘:虚拟机所在分区剩余空间50G以上,固态硬盘最好 虚拟机系统: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 update 5(64位) 数据库版本: Oracle 11gR2 (64位) 基础要求:(1)安装两台虚拟机分别作为主库和备库,硬盘大小随意。但要保证 根分区有20G,别给太小了就行。物理内存1G,SWAP 2G 关于Active database duplication方式:(必看) 在Oracle 10g下,我们可以使用RMAN duplicate 命令创建一个具有不同DBID 的复制库。 到了Oracle 11gR2, RMAN 的duplicate 有2种方法实现: 1. Active database duplication (本文所使用的方式,适用于11gR2之后的版本) 2. Backup-based duplication (传统方式,10g,11g通用) Active database duplication 通过网络,直接copy target 库到auxiliary 库,然后创建复制库。这种方法就不需要先用RMAN 备份数据库,然后将备份文件发送到auxiliary端。 这个功能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对T级别的库。 因为对这样的库进行备份,然后将备份集发送到备库,在进行duplicate 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一备份要占用时间,二要占用备份空间,三在网络传送的时候,还需要占用带宽和时间。所以Active database duplicate 很好的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它对大库的迁移非常有用。 如果是从RAC duplicate 到单实例,操作是一样的。 如果是从单实例duplicate 到RAC。 那么先duplicate 到 单实例。 然后将单实例转换成RAC。 二:安装数据库软件前的系统配置 (主库和备库端都要做下列操作) 1.基本配置: 一定要用新装的系统(这里以红帽企业版5.5为例),系统要求最低配置1G内存,2Gswap分区,根分区20G以上,装好系统后先配置好yum,IP地址,/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中的主机名,以及/etc/hosts文件中的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主库IP:01 主库主机名: pri 备库IP:02 备库主机名: std 2.装包 yum install compat-libstdc++-33 ksh gcc gcc-c++ libgomp elfutils-libelf-devel glibc-devel glibc-headers libaio-devel libstdc++-devel sysstat unixODBC unixODBC-devel -y 3.查看共享内存大小,要求最低为1GB # df -h /dev/shm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发现不够,修改 # vim /etc/fstab 如图,在tmpfs那一行的defaults后面加上,size=1024m 保存退出后重新挂载: # mount -o remount /dev/shm 再次查看共享内存: # df -h /dev/shm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tmpfs 1.0G 0 1.0G 0% /dev/shm 修改成功 4.创建相关的组与用户: groupadd oinstall groupadd dba groupadd oper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oper oracle passwd oracle 5.创建所需的目录并赋予特定的属主和属组 mkdir /u01/app/oracle -pv chown oracle.oinstall /u01 -R 建议:最好为单独分一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