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思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章编号:1006-4303(2011)02-0148-06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思考周琼,蔡姬煌,邢舒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经历了电脑普及、电脑互联网、平面媒体建网站、全部数字化、真正电子化等几个阶段,其中网络与电子阅读器的发展促进了纸媒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平面媒体要想在数字化时代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转变思维理念,加快融合步伐,以网络为核心,走全方位综合媒体发展之路,积极开发新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阅读体验,不断优化信息收费模式,有效解决数字版权问题。关键词: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瓶颈;对策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革命。2011年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年产值居世界第三位。信息化浪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剧变,其中最显著的是人们的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到“纸质与多媒体电子并存”的时代①。在今天要想使平面媒体继续保持良好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态势,就必然要立足思维理念的转变,延伸以往转型发展的优势,突破眼前的发展瓶颈,加快融合步伐,以网络为核心,走全方位综合媒体发展之路。本文试图通过对转型特点和现实发展困境的分析,来进一步探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及其继续发展的对策。一、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概述数字化是指信息(计算机)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②。新闻出版总署在制定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报业的“数字发展战略”问题③,为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保障。数字化进程依循着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的原则发展,传统媒体数字化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电脑普及阶段。国内的各大报社在80年代开始进入了电脑普及时代,电脑编辑激光照排系统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报纸的排版效率,在印刷环节淘汰了铅活字,电脑作为代笔工具逐渐使编辑记者进入了数字化采编时代。(2)电脑互联网阶段。国内各大报社开始进入电脑互联网时期是在90年代中期,报社内部开始建立和运作综合新闻业务网,报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开始成为报社的数字化平台,并与外部的信息互联网络紧密结合相互依存,大大加快了新闻内容生产、传输的数字化程度。(3)平面媒体建网站阶段。传统纸媒在数字化初级阶段主要采取办网站的做法,将报纸、杂志的版面以网页方式搬上电脑屏幕,开始建收稿日期:2011-03-14作者简介:周琼(1984-),女,浙江舟山人,硕士,从事网络传播、政治传播研究;蔡姬煌(1986-),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邢舒黎(1988-),女,浙江杭州人,从事新闻传播研究。①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5-26页。②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45-46页。③柳顺华:《数字化时代平面媒体的生存策略》,《新闻前哨》,2010年第9期,第51-52页。·149·第2期周琼,等: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思考立自己的新闻门户网站,传统纸媒网站开始在中国网络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4)数字化阶段。这一阶段,电子纸的产生完全颠覆了平面媒体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平面媒体取消了印刷的纸媒形式,省略了印刷等环节直接将内容传递给受众,完全实现了数字化生产。至此,数字化生产从初始阶段,即产生了多种载体和平台的阶段,逐渐走向真正数字化阶段,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一)网络版报增加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频率据调查显示,互联网已超过报纸成为美国人主要的新闻来源,15年间各大报纸电子版的读者增至7500万人。比利时的著名财经类报纸《时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2006年开始发行电子报纸。《解放日报》于2006年在全国首推电子报,实现无纸化阅读。美国拥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在2009年3月停止纸供,告别“纸质新闻”,走进“网络时代”。美国具有100年历史且颇具影响力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2009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美国已有多家媒体采用电子报纸方式通过互联网发行,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等①,《纽约时报》网络版除了可以阅读母报的全部内容外,还可以看到每10分钟刷新一次的“即时新闻”。网络版报纸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全天候、跨时空的网上发行,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频率,突破了报纸“一日一报”的传统模式。(二)手机报扩大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纸媒比电视更便携,在与传统纸媒的融合上展现出出彩的一页。手机报凭借手机无线移动传播的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