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日大学间交流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_佐藤元彦.pdf

发布:2016-03-18约1.06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流大学 总第339期 2014年第3期 中日大学间交流合作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法、态度的相互理解不充分。因此,日中两国大 日本爱知大学校长佐藤元彦: 学应进一步加深彼此的理解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新育: 爱知大学是最早与中国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中日大学应积极开展多元化交流 的日本大学,自1980年与南开大学及北京语言 大学签订协议以来,至今已与中国大学签署了28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中日大学 个协议。爱知大学与中国大学签订的协议数目约 间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 会负责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工作,支持中国 占爱知大学总协议数目的50%。1997年4月,爱 知大学成立了“现代中国学部”,就中国的政治、 公民出国留学、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2013 年, 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教学和研究。爱知大学的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支持了约3.6 万中国 中国问题研究和中文教育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 学生到全世界80 多个国家学习和从事合作研 誉。现在约有3000名学生在爱知大学学习中文及究,同时支持了约3.2 万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中国文化。从1997年开始,爱知大学与南开大学2012 年,赴日公派留学人员总数为592 人,其 进行短期汉语培训合作,现代中国学部的学生可 中博士生数目为285 人,与前两年相比,该数目 以到南开大学接受16周的短期汉语强化培训。 呈下降趋势,我们也会对此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爱知大学与南开大学建立校际关系后,双 2012 年,中国政府支持的日本在华留学生总数 方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进修的活动从未间断, 为677 人,其中本科生数目为177 人。 同时也开展了很多科研合作。2004年,爱知大学 中日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学生交 与南开大学在培养博士研究生方面进行了首次 流存在一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主 合作。两校每年联合招收优秀博士生,并在对方 要有:第一,中日两国一直是互为各自留学的主 国家学习一年,毕业后同时获得爱知大学与南开 要目的国;第二,中日两国政府都提供了很大的 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截至2011年,获支持,比如各种奖学金项目;第三,中国和日本 得爱知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数目为21人。 是邻邦,文化相近;第四,中日两国教育与文化 爱知大学将继续实施全球化人才培养计划, 历史悠久;第五,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对留学 同时还会加强中文教学。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 生实行优越的学费减免制度。 什么是全球化人才。我认为,全球化人才不仅要 不利因素主要有:第一,从公派留学的角度 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还要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来看,2011 年的日本大地震对中日大学间的交流 爱知大学国际交流活动的有利因素主要 与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申请去日本留学的 有:一是重视现场教育的深化,二是营造多文 公派生人数大幅减少;第二,中日两国的政治关 化的国际环境,三是树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 系问题带来的影响;第三,中日两国教育体系存 标。不利因素主要是日中双方对高等教育的想 在差异,如学科分类、研究方法等,在日本的中国 30 《世界教育信息》编辑部:edinfo@moe.edu.cn 总第339期 一流大学 2014年第3期 留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