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单元 2 济南的冬天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2024)河北专版.docx

发布:2025-02-09约3.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单元2济南的冬天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2024)河北专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描绘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能力,同时加强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生动描绘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推断等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点,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美感体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学情分析

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文学鉴赏能力和深度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之中。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分析,但对于复杂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中的微妙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他们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和把握。素质上,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引导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分散等问题,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济南的冬天》中的文学魅力和审美情感。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文章内容,讲解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讨论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描绘冬景,促进学生互动和思维碰撞。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辅助理解文章内容。

4.引入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济南冬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济南冬日的美景,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提出问题:观看完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们对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印象?文章标题为什么是《济南的冬天》而不是《济南的四季》呢?”引发学生思考。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脉络。

2.讲解重点词语:针对文章中的生僻词和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3.挖掘语言特色: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文章中描绘的济南冬天的美景,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2.角色扮演:邀请学生扮演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济南冬天的美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提问: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如:“文章中哪一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巩固练习(5分钟)

1.完成练习题: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选择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答案,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课堂总结(2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济南冬天的美景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感。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下节课分享。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熟练地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生僻词和重点词语,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色。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思维能力: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中,学会了分析、比较、推断等思维方法,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审美情感:学生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