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电力工程审计策略及实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联网+”环境下电力工程审计策略及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电力工程审计策略及实践 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186系统、财务及基建管控系统、生产、、经法系统等诸多信息系统相继投运,各类业务数据呈雪崩式增加,电网管理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原有审计方式与技术手段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建立电力工程审计业务分析模型,实现对经营指标、管理流程、制度标准等多种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查询统计、流程追溯和智能分析,增加对业务管理的电力工程审计功能。使用系统进行查询后,还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与分析,需要进行增加智能分析功能,帮助审计人员从海量数据中迅速发现审计线索。?
一、“互联网+”与电力工程审计?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11月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他指出未来“互联网+”公式,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未来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相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2017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议案。他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诸如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在线影视、在线旅游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
2“互联网+”时代电力工程审计的策略?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技术先进的审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电力工程审计工作提供工作平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提出建立业务审计系统和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实现信息化电力工程审计。?
业务审计系统依托于内部控制采用的系统,以系统所涵盖的财务、物资、项目、资产设备、人力资源等业务为审计对象,主要实现对财务数据以及项目、物资、设备等业务数据双向跨模块查询和流程追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查询统计,完成对生产经营业务及相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的检查。管控业务审计系统涉及的审计领域包括工程审计、财务审计等,共建设476项功能点,其中工程审计229项。?
二、应用实例与成果?
运用“互联网+”时代电力工程审计的策略对电网企业工程、物资等专业进行电力工程审计,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与分析,更快捷的给出更为全面的电力工程审计结论,帮助审计人员从海量数据中迅速发现审计线索,提升电力工程审计的质效。?
1利用业务审计系统,查找工程领域管理漏洞?
在对某工程专项审计中,利用业务审计系统工程审计模块对该公司未按计划开工情况进行筛选、分析,检查工程开工流程是否规范、开工时间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等违规行为。通过业务审计系统调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数据,共有61项工程存在未按计划开工的现象。将未按计划开工项目与实际工程开竣工报告等档案资料进行核对,发现未按计划开工的原因包括:28%的工程为了赶工期提前开工,6%的工程未履行招标手续开工,66%的工程因工程物资不到位未按时开工。上述问题说明工程在开工管理、物资管理、招投标管理均存在内部控制盲点。审计后被设计单位完善了业务系统工程管理流程,增加了工程问题节点内部控制,杜绝了问题的重复发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