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黄花岗起义简介:;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在满清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革命军举义的枪声,黄兴等一百多个志士,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当时的两广总督衙门发起进攻,史称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双方展开激战。由于种种原因,四路人马中有三路未能按时策应,起义军势孤力单、众寡悬殊,革命党人牺牲甚多,起义惨遭失败。黄花岗之役死难烈士共100多人,事后收殓烈士遗体72具。;; 黄花岗烈士墓位于广州市先烈路,面积16万平方米。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红花岗,后改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孙中山书“浩气长存”镌于墓坊
这座陵园布局庄严雄伟,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具埃及和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这在中国是罕见的。;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 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 ;说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研习文章;读第一段,思考:
①在这一段中作者 “痛”什么?(用文中具体语句回答)
②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作者却要强调它与成功的“武昌之役”是“并寿”的呢? (在原文中找出你的理由)这当中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析:“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读第二段,思考:
①在本段中作者又“痛”什么?
②“七年” “始有墓碣之建修”, “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两个时间短语,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意义?
③用“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作类比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烈士坟茔,仍“湮没于荒烟蔓草间”,民国七年(1918),“始有墓碣之建修”,民国十年(1921),“始有事略之编纂”。 ;读第三段,思考:
①这段中,作者 在“痛” 什么?
②这段是从 “痛逝者”到“勖国人”非常突出的过渡,文中哪些内容直接表达了号召大家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的目的?;“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过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第四段:总括写作目的 ;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
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略》传世而不朽。
第四段.总括写作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