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7 瘿病.ppt

发布:2017-05-09约2.93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7 瘿 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瘿气的基本概念。 2、熟悉瘿气的病因病机。 3、掌握瘿气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概 述 定义 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别称: 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 西医范畴 如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炎、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等。 现代医学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情志内伤 饮食 体质因素 类证鉴别 1.辨瘿肿情况 瘿囊:病在气分:颈前肿块光滑, 柔软, 属气郁痰阻 ; 瘿瘤:病在血分:病久肿块质地较硬, 甚则质地坚硬, 表面高低不平, 属痰 结血瘀 。 瘿气:颈前肿块,对称光滑,伴有阴虚火旺证,属痰气壅结,气化火伤 阴。 2.辨证侯虚实 气、痰、瘀、火为实邪 心肝阴虚或脾气虚为虚证 3.辨火热有无 实火---肝;虚火—心肝阴虚 4.辅助检查 甲状腺功能,B超,同位素检查 治疗要点 基本治则:理气化痰, 消瘿散结 1.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 配合活血化瘀; 2. 阴虚火旺者, 以滋阴降火为主。 分型治疗 1、?气郁痰阻 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质软不痛, 颈部觉胀, 兼证: 胸闷, 喜太息, 或兼胸胁窜痛, 病情常随情志波动 舌脉:苔薄白, 脉弦。 证机概要: 气机郁滞, 痰浊壅阻, 凝结颈前。 治法: 理气舒郁, 化痰消瘿。 代表方: 四海舒郁丸。 常用药: 昆布、海带、海藻、海螺、海蛤壳、浙贝母化痰软坚, 消瘿散结; 郁金、青木香、青陈皮疏肝理气。 分型治疗 2、?痰结血瘀 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按之较硬或有结节, 肿块经久未消。 兼证: 胸闷, 纳差, 舌脉:舌质暗或紫, 苔薄白或白腻, 脉弦或涩。 证机概要: 痰气交阻, 血脉瘀滞, 搏结成瘿。 治法: 理气活血, 化痰消瘿。 代表方: 海藻玉壶汤。 常用药 : 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 消瘦散结; 青皮、陈皮、半夏、胆南星、浙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养血活血。 分型治疗 3、?肝火旺盛 主证: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 一般柔软光滑, 兼证:烦热, 容易出汗, 性情急躁易怒, 眼球突出, 手指颤抖, 面部烘热, 舌脉:口苦,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数。 证机概要: 痰气交阻, 气郁化火,壅结颈前。 治法: 清肝泄火, 消瘿散结。 代表方: 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 常用药 : 柴胡疏肝解郁;栀子、丹皮清泄肝火;当归养血活血;白芍柔肝; 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生牡蛎、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玄参滋阴降火。 分型治疗 4、心肝阴虚 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 质软, 病起较缓, 兼证: 心悸不宁, 心烦少寐, 易出汗, 手指颤动, 眼干, 目眩, 倦怠乏力, 舌脉:舌质红, 苔少或无苔, 舌体颤动, 脉弦细数。 证机概要: 气火内结日久, 心肝之阴耗伤。 治法: 滋阴降火 , 宁心柔肝。 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 以生地、沙参、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夜苓益气宁心;当归、枸杞子养肝补血; 丹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川楝子疏肝理气。 总结 1、定义: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 2、病因:主要由情志内伤, 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 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 3、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 4、分型:气滞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 5、转化,:气郁痰阻 痰结血瘀证, 气郁化火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火旺阴虚互见 6、治疗:对于前两种证候的瘿病, 治疗一般均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消瘿散结为主;对后两种证候的瘿病, 则应重在滋阴降火。 7、预防:防止情志内伤并注意饮食调摄。 * *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传统医学科 1、病因病机: 瘿的发病与水土和情志因素有关 《三国志·魏书》引《魏略》有“发愤生瘿” 《诸病源候论·瘿候》认为“诸山水黑土中, 出泉流者, 不可久居, 常食令人作瘿病, 动气增患” 。 《圣济总录·瘿瘤门》“山居多瘿颈 , 处险而瘿也” 历史沿革 2、分类: 《圣济总录·瘿瘤门》从病因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 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