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云南东川深沟泥石流分区治理模式初探.docx

发布:2017-12-11约1.11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南东川深沟泥石流分区治理模式初探温钦舒1,2,王道杰1,武绍周2,王军2,王海帆3(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2.昆明市东川区国土资源局,云南东川654100;3.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通过对东川深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分区治理措施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探讨了深沟泥石流分区治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沟谷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关键词:深沟;泥石流;分区治理模式文章编号:1003-8035(2014)03-0014-06中图分类号:P642.23文献标识码:A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益。0引言东川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临会泽县,南接寻甸11.1深沟泥石流特征自然特征深沟位于东川城区东北部,发源于小江右岸最高回族自治县,西连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1-2],国土面积1858.79km2,总人口31.2万。铜矿资源开采冶炼造成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东川处于小江深大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岩层破碎,为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东川境内有86km长的小江沿岸有大型灾害性泥石流沟道107条[3]。近百年来,东川一直受到小江两岸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几乎每年都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3]。1950年以来东川因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108元,仅六次大的泥石流灾害就使200余人遇难。泥石流灾害严重制约着东川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泥石流灾害,东川人民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创了泥石流治理的先河。1976年对大桥河泥石流沟道进行综合治理,拉开了东川泥石流沟道综合治理的序幕,先后对30多条泥石流沟道进行了综合治理。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了“稳-拦-排”的东川泥石流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4-10]。深沟是东川泥石流治理的成功典范,治理后成为名符其实的“森林公园”。深沟泥石流治理过程中,在充分发挥“稳-拦-排”的东川泥石流治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根据清水区、流通区、堆积区3个不同分区的地形地貌和泥石流特点,结合各个分区不同保护对象及开发利用前景,布设了针对性较强的治理措施,形成了泥石流分区治理的崭新模式,并峰———大牯牛寨山,是乌蒙山西侧山区通向大白河的主要行洪通道,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是直接危及东川城区安全的大型泥石流沟道之一[11-12]。地貌上属于中切割的高、中山峡谷类型,沿主沟两侧有两条大断裂层,有三条次生断层[3]。深沟泥石流属于间歇性爆发的稀性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由碎石、块石、沙和少量粘土组成[12-17]。1.2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东川城区上游由北向南依次发育规模较大的大桥河、田坝干沟、深沟、石羊沟、腊利河5条泥石流沟道(图1)。深沟冲积扇是东川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着重要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交通、水利设施等,深沟泥石流对城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深沟泥石流沟道基本情况详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深沟流域面积大,沟内可移动物质丰富,沟床比降大,威胁的资产多,深沟泥石流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东川城市生态建设。收稿日期:2013-10-12;修订日期:2014-02-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2012BAC06B02)作者简介:温钦舒(1981—),女,云南沾益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方面工作。E-mail:824739478@qq.com通讯作者:王道杰(1968—),男,四川成都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研究。E-mail:wangdj@imde.ac.cn温钦舒,等:云南东川深沟泥石流分区治理模式初探第3期15表1深沟泥石流沟特征表Table1ThetableofShengouvalleydebrisflowcharacteristics泥石流特征主沟床平松散固流域面积(km2)主沟长(km)源头高程汇口高程高差(m)威胁人口威胁财产(万人)(×108元)主要威胁对象治理成效均比降(%)体物质(×104m3)流量类型(m3/s)容重(t/m3)(m)(m)城市建设、治理后居民、交通、成为“森31.7713.554017.311602857.320.361.071.5~1.8508~791稀性2.6100单位等林公园”措施及植树种草、挡土墙、拦挡坝、谷坊坝、蓄水池等硬措施进行治理。上游面积为29km2的清水区范围内全部实施了封山育林措施,对坡度大于25°的95hm2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安置了3台自动雨量监测仪、2台泥位计,对山洪泥石流进行监测,提前预防,减少损失。在清水区有2km多长的乡村道路,道路下侧沟道内堆积了修路产生的大量固体松散物质、边坡极不稳定,沟道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