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跨空间体内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新工艺.ppt

发布:2018-12-25约1.02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绞线穿越完成后,在其两端开始安装锚具,锚具是圆形,中间有37个孔,对应有37根钢绞线,钢绞线是用梭型锲片固定,为满足张拉的要求,梭型锲片的安装不能与钢绞线偏心。在铸钢节点的两端搭设操作平台,在上面做一些辅助装置,帮助锚具、千斤顶的安装。 七、对策实施 实施四:锚具安装 锚具安装三维效果图 锚 具锲片 安 装 钢绞线预紧 锚 具 安 装 钢绞线预紧完成 七、对策实施 实施四:锚具安装 锚具安装现场照片 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双控同步多级张拉:为保证钢绞线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对主桁架的结构稳定性无影响,分多级张拉,即一级张拉、二级张拉……最后微调,通过这多级张拉来很好的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多级张拉控制力分配表 轴线号 第一二级张拉(kN) 第三四……级张拉 (kN) 微调到设计值 2 963 1920 1925 3 947 1891 1896 4 948 1889 1894 5 947 1885 1890 6 947 1884 1889 7 947 1885 1890 8 947 1885 1890 9 948 1886 1891 10 956 1909 1914 11 938 1866 1871 12 908 1783 1788 七、对策实施 实施五: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七、对策实施 实施五: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示意图 2、主桁架高空组对焊接完成后,与次桁架次桁架,次桁架形成稳定的受力单元后,可以进行钢绞线张拉。一级张拉前对37每根钢绞线在同拉力条件下进行提前预紧,保证每根钢绞线初始拉力一致,确保钢绞线伸长值一致后,进行一级张拉,张拉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显式负荷测量仪,当值到达张拉值后,再次测量钢绞线伸长值,二级张拉按照一级张拉重复操作,然后一次重复施工。 400T液压千斤顶安装完成 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 七、对策实施 实施五: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七、对策实施 钢绞线端部节点照片 七、对策实施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完成后现场照片 1、变形监测 在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结合施工仿真计算结果,对结构的整体变形进行监测可以保证预应力施工期间结构的安全以及预应力施加的质量。对变形的监测采用全站仪变形测点位于桁架的跨中位置及支座位置,对每榀桁架都进行监测。变形测点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变形监测点位置布置 监测钢结构变形的全站仪 七、对策实施 实施六:过程监测 2、钢绞线张拉力监测 钢绞线在预应力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双控同步张拉施工,它两端的拉力可以通过油压传感器进行监测。油压传感器安装于液压千斤顶油泵上,通过专用传感器读数仪可随时监测到预应力钢绞线的拉力,以保证预应力施工完成后的应力与设计单位要求的应力吻合。 读数仪 读数仪位置布置 七、对策实施 实施六:过程监测 对钢结构的应力监测采用振弦式应变计和光纤传感器进行。应力测点的布置需结合施工过程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并能反应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本工 程选择2轴和6轴两榀主桁架进行检测。 3、钢结构应力监测 应力测点位置布置 正弦式应变计 七、对策实施 实施六:过程监测 4、全寿命健康监测 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是由中建总公司自主研发,对张拉钢结构进行时时远程数据传输和监视,对整个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确保钢结构的安全、稳定。 DTS-BJNIS监测软件 太阳能光伏板电池 数据采集系统:本工程永久健康监测使用中建总公司技术中心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 七、对策实施 实施六:过程监测 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由于钢绞线的拉力会导致桁架端部的水平变形,从而在柱顶产生附加水平力。这部分水平力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因而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予以消除,使得钢柱仅承受在使用阶段由于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力。 措施: 1、利用钢棒的滚动摩擦原理。在支座滚动两段焊接限位装置。 2、利用千斤顶将桁架支座稍稍顶起,撤出滚动钢棒。 3、将柱顶与支座焊接。 措施实施流程 七、对策实施 实施七:缓减柱顶水平附加力 支座底部设有圆钢 千斤顶顶起取出钢棒 完成后焊接 七、对策实施 柱顶水平力缓减过程现场实图 1、工程主控项目效果检查: 钢绞线高空细长、狭窄空间穿越达到预期效果。按照方案实施, 钢绞线的安装很好的完成高空穿越,不仅对主桁架的稳定性没 有影响且速度快,不影响后期工序施工。 钢绞线张拉施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大跨空间钢结构网架结构 按照预定张拉方案进行多级张拉后,结构最终状态的下挠值最 大为19mm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在预期值范围之内,完全满足设 计要求。 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