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说课稿.docx

发布:2025-02-26约2.8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说课稿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的历史背景。通过分析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混战,理解北宋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重点二:北宋与辽、西夏的和平交往。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三:北宋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如占城稻的推广、瓷器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等。

2.教学难点

-难点一:澶渊之盟的理解。学生需理解澶渊之盟不仅是军事上的和议,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

-难点二:宋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学生需认识到北宋时期民族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强调和平共处的民族政策。

-难点三: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学生需分析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政治稳定、社会开放、科技创新等。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教学音响系统

-课程平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配套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宋代历史图片库、宋代民族关系相关视频资料、澶渊之盟历史文献摘录

-教学手段:历史地图、时间轴、历史人物卡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五代十国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幅地图中看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北宋是如何建立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这一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短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北宋的建立(5分钟)

-教师讲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引导学生理解北宋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提问:“北宋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北宋建立的历史意义。

2.北宋与辽、西夏的和平交往(10分钟)

-教师讲解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提问:“澶渊之盟对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

3.北宋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5分钟)

-教师介绍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如占城稻的推广、瓷器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等。

-提问:“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如澶渊之盟的影响、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的历史意义”展开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建议和引导。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历史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宋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混战,理解北宋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学生能够详细阐述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能够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如占城稻的推广、瓷器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等。

2.能力提升方面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了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历史规律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锻炼了阅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维发展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宋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了多元思维,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学生在分析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时,学会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在讨论“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的历史意义”时,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和平共处、民族交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增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