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心得体会3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党员干部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心得体会3篇一: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这无疑为全面从严治党再次铸造了“利剑”。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将“管”“严”相结合,才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而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
强化党内监督,要从高级党员干部做起。《准则》与《条例》的出台,强化党内监督,必须突出高级干部这个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突显党和国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党的高级党员干部处在掌握重要权力的关键地位,同时也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在党内政治生活上,又有着与普通党员干部不太一样的标准。这就要求高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加强与接受党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及时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公开化,要以身作则,体现“严”与“实”,更好促进党的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高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自觉遵守党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党的路线政策的执行者与拥护者。要始终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善于从政治高度审视问题,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抵制、勇于斗争,以使命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高级党员干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于担当。选择了党员干部,就选择了担当,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执行意识、落实意识,坚守为党尽责的第一职责。坚守公道正派、真抓实干,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落到实处,做共产主义最得力的接班人。
党员干部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心得体会二: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必须在执政为民的工作实践中,在学习和自我修炼中,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不断端正基本政治立场,始终做到政治信仰坚定、把握大势大局大事、敢于担当负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治安全大局、维护全党全国团结大局。这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关键所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
健全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干部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基本政治立场的最好熔炉。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根本上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理想信念是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基本政治立场的基础。坚定基本政治立场的背后,就是党性的力量、德性的力量、信念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可能丧失原则、动摇立场,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所以,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基本政治立场,就不能在理想信念上动摇滑坡,就不能在大是大非上态度暧昧,必须通过学习,不忘初心,不悖誓言,不断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地追求理想信念的新境界。
严守纪律是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基本政治立场的保障。党员、干部都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难免要面临各种各样来自内心和外界的诱惑。面对诱惑,要保持应有的政治定力,除了强大的理想信念之外,就是要有敬畏之心和自省自律之力,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就是要敬畏组织,严守党的纪律,尤其是党的政治纪律。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用纪律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不越底线,不触高压线,保持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本色。
站高望远是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基本政治立场的支撑。思想和心灵的站高望远,来自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来自对党的事业和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来自对世情、国情、党情的透彻把握。正像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方能“诚意正心”那样,只有站高望远,方能找到政治定力的信念支撑和精神依靠。
使命担当是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基本政治立场的锤炼。政治立场是外在的实践,政治定力是内在的力量,一个人政治定力的强弱,只有通过外在实践才能体现,最核心的就是通过使命担当来体现。拥有政治定力,自然就知道使命所在、责任所在,并很好地从全局把握实现使命的路径和方法,坚定信心,在困难时候不放弃,在危险时候不畏惧,在大是大非上不被错误言论所左右,时刻讲国家之大义,谋人民之大利。使命担当是锤炼政治定力的途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只有在履行使命、敢于担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