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报告(成都理工大学逸夫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地质勘查设计课程设计
逸夫楼勘查报告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目 录
1 - 1 -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 1 -
1.2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与任务 - 1 -
1.3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 2 -
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 3 -
1.5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 3 -
1.6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 4 -
2 工程地质条件 - 6 -
2.1 地理位置 - 6 -
2.2 气象、水文 - 6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6 -
2.4 地形地貌 - 7 -
2.5 地层结构 - 7 -
2.6 水文地质 - 8 -
2.7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 9 -
2.8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 10 -
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 11 -
3.1 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原则 - 11 -
3.2 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 - 12 -
3.3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 17 -
4 地震效应分析与评价 - 17 -
4.1抗震设防烈度 - 17 -
4.2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 18 -
4.3各地层的动力性质参数 - 18 -
4.4场地液化评价 - 18 -
5 岩土工程评价 - 18 -
5.1建筑场地的稳定性评价 - 18 -
5.2 基坑边坡评价 - 18 -
5.3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 19 -
5.4地基适宜性评价 - 20 -
5.5地基基础评价 - 21 -
5.6 与基础施工有关的问题 - 26 -
5.7 工程监测 - 28 -
6结论和建议 - 28 -
附件部分
1. 1份
2.勘探数据一览表 1份
3.土样试验报告 1份岩
6.波速测试报告 1份
1 勘查设计前言
1.1任务由来工程概况位于受的委托,我对该拟建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各拟建物的性质、基本见下表1.1
表1.1-1 各建筑物基本一览表
1.2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与任务
1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地层结构及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工程特性、建筑场地的建筑适宜性;
2查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评价和整治方案的建议,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3查明建筑场地的区域稳定性、地基土抗震性能、地基土类型,场地内有无可液化土层,并对地层液化可能性做出评价;
4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地质结构及其均匀性,基础下软弱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粘土的膨胀性;
5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埋深、腐蚀性、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判明基坑稳定性,降水的可能性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水与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的分布,并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做出评价,提出承载力建议值并进行变形计算;核算地基土的膨胀性等级;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提出较经济合理的建议方案、提出深基坑开挖和基坑边坡处理方案。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该工程的建筑规模、重要性、破坏后果,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级;根据拟建场地的复杂程度,确定场地等级为二级;据此确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级
1.4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成果
本次勘察野外作业的勘察方法以工程地质钻探为主,辅以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原位测试、室内岩土试验、覆盖土层剪切波及岩体声波测试等。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的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规模、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场地目前地坪面标高以及该场地内各地层的空间分布,钻孔深度约1.00m,控制性勘探钻孔深度约.00m,进入中等风化基岩,由此以满足基础所需埋置深度和影响深度的要求。其中控制性勘探点个,一般性勘探点个;速测试钻孔个,取土试样钻孔个,超重型动力触探钻孔勘探点的布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图。
:根据场地实际地层分布情况,
钻 探 波速 取土样
土样 取岩石样
岩样 标贯实验 N120动探 图件 孔数 进尺 孔数 点数 个 米 个 个 件 件 次 次 张 47 1048.9 3 117 60 6 19 21 6 表1.4-1实际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张、工程地质剖面图2张,立体投影图1张,钻孔柱状图2张。
1.5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依据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主要的技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