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练习题.doc

发布:2016-12-13约2.9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练习 姓名:班级:组别: 一、知识提纲[2]:无色,可以透过外膜 [6]: 色,坚固,内部结构[5]:有,中央的小孔叫眼球壁 中膜 [10]: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7]:营养眼球,形成暗室 1.眼球内膜[8]:有细胞,能感受光的[3]房水内容物 [4]:透明,有,像,能[1]:透明胶状物质 [1]:收集外耳[2][3]3.耳 中耳 [4][9][7]感受 位置变动内耳[8]维持[6]内有感受器 [5]由通向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引起鼓膜的。振动经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到大脑皮层的产生听觉。 2.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和,再经过等的折射作用,在形成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产生,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产生视觉。 5、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暗室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6、近视:晶状体,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远处物体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因而看不清 处的物体。可以配戴矫正。 7、耳的卫生保健:(1)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以保持,以免震破鼓膜。 (2)鼻咽喉受感染,病菌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可以用漱口。 8、人体的感觉器官有、、、、。 二、典型习题 1.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 ) A、角膜B、虹膜C、晶状体D、视网膜 2.若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不清的物像,你知道这叫什么眼及就应该如何矫正吗( ) A.近视眼、戴凸透镜B.远视眼、戴凸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 远视眼、戴凹透镜 3.“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4. 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5.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视神经 B. 视觉中枢、视网膜 C. 视网膜、视觉中枢 D. 角膜、视觉中枢 6. 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可能是( ) A、耳廓B、咽鼓管C、鼓膜D、半规管 7.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D.都是凹透镜 8.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9..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 ①迅速张口  迅速闭嘴  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B.C.D.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B.视网膜、视网膜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1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B.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进入,引起中耳炎 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造成损伤D.和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 14.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耳的结构中相当于反射弧中感受器的是()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15. 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是视觉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B.2通过调节能使人能看清较远、较近的物体 C.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 D.物像形成于4上时,就形成了视觉 16. 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角膜B.视网膜 C.视神经D.大脑 18.某同学走在放学同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她急忙寻找避雨地点,井迅速跑过去。在这反射活动中,接受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A.视网膜、耳蜗 B.角膜、鼓膜 c.视网膜、鼓膜 D.角膜、耳蜗 19.观察右面眼球的结构示意图,看看下列叙述中有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