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 型 陶 瓷 新型陶瓷(new ceramics)不同国家和专业领域又称: 高技术陶瓷(high technology ceramics); 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 精细陶瓷(fine ceramics); 近代陶瓷(modern ceramics); 高性能陶瓷(high performance ceramics); 特种陶瓷(special ceramics); 工程陶瓷(engineering ceramics)。 定义: 新型陶瓷——以精致的高纯天然无机物或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加工工艺烧结,具有优异的性能。 性能特点: (1)硬度:是各类材料中最高的(高聚物20HV,淬火钢500-800HV,陶瓷1000-5000HV); (2)刚度:是各类材料中最高的; (3)强度:理论强度很高(E/10--E/5);由于晶界的存在,实际强度比理论值低的多。(E/1000--E/100)。耐压(抗压强度高),抗弯(抗弯强度高),不耐拉(抗拉强度很低,比抗压强度低一个数量级)较高的高温强度; (4) 塑性: 在室温几乎没有塑性; (5) 韧性差,脆性大,是陶瓷的最大缺点。 (6) 热膨胀性低,导热性差,多为较好的绝热材料(λ=10-2~10-5w/m﹒K); (7) 热稳定性—抗热振性(在不同温度范围波动时的寿命)急冷到水中不破裂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陶瓷的抗热振性很低(比金属低的多,日用陶瓷220℃); (8) 化学稳定性:耐高温,耐火,不可燃烧,抗蚀(抗液体金属、酸、碱、盐); (9) 导电性:大多数是良好的绝缘体,同时也有不少半导体(NiO,Fe3O4等); (10)其它:不可燃烧,高耐热,不老化,温度急变抗力低。 新型陶瓷 新型陶瓷的地位和作用 新型陶瓷的分类 新型陶瓷特点 新型陶瓷的制备过程 几种新型陶瓷 新型陶瓷的发展动态 一、新型陶瓷的地位和作用 是许多新兴科学技术的先导。许多新兴科技都是在划时代的新材料出现后产生的,如半导体材料、激光晶体、光导纤维、超导材料等。 是许多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提出苛刻的要求,如航天航空要求高强度、耐高温、耐烧蚀;原子能工业要求耐辐射和腐蚀;电子工业要求超纯、特薄、特细且均匀的电子材料;信息技术要求高灵敏、大容量材料等等。 巩固国防、发展军用技术的作用。国防工业、军用技术历来是新材料、新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和应用者。 二、新型陶瓷的分类 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 依据材料功能可分为: 三、新型陶瓷的特点1.新型陶瓷与传统陶瓷的区别 原料使用上:突破传统陶瓷以黏土为主,使用精选或提纯的氧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原料。 成分上:传统陶瓷的组成与黏土的成分相关,不同产地料对产品组成与结构影响很大;新型陶瓷原料是提纯化合物,性质由原料的纯度和制备工艺决定,与产地原料无关。 在制备工艺上:传统陶瓷以窑炉为主;新型陶瓷用真空烧结、气氛烧结、热压、热静压等手段实现。 在性能与用途上:传统陶瓷体现日常应用;新型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蚀、感应性等特殊性能、使用在特殊场合,在高温,机械电子计算机航天医学工程广泛应用。 2. 新型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结构特点: 1、结合键一般为强的离子键和共价键; 2、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显微组织由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各相量变化很大分布不均,陶瓷材料一旦烧结成型,无法用冷热加工工艺改变其显微组织和结构。 性能特点: 熔点高、密度小。 化学稳定性好、抗腐蚀、抗氧化。 高强度、高硬度、高刚度、耐磨损。 具有一定的热强性(抗蠕变)。 绝缘性、压电性、半导体性、磁性、电特性。 生物体适应性,催化剂等生物化学的功能。 光学功能及其他一些特殊功能。 韧性、塑性很小、塑性变形能力差、易发生脆性破坏。 加工成型性较差。 四、新型陶瓷的制备技术 粉体制备 原料粉体性能对陶瓷的成型烧结和显微结构有 很大影响,进而对陶瓷性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新型陶瓷与传统陶瓷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它对 原料粉体的纯度、细度、颗粒分布、晶形、反应活性,团聚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新型陶瓷对粉体的具体要求 高纯:杂质会大大影响制品性能。 超细:烧结的推动力是颗粒的表面能,因此粉末粒度对烧结过程和制品性能有很大影响。颗粒尺寸与烧结时间关系如下(n=3~4): 但要防止颗粒过细带来的麻烦——杂质、团聚以及成型困难。 形貌:采用球型或等轴状且粒径分布范围窄的陶瓷粉体。 结晶形态:不同结晶形态的粉体致密化行为不同;烧结后陶瓷材料结晶形态要求不同,所以要求粉体具有某种特定结晶形态。 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