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巧管理 善于沟通人心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雕细琢巧管理 善于沟通人心聚
摘 要:班级管理对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好的班级管理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班主任应该强化自身管理艺术,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方法;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08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引路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慰藉者。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显得极为重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尝试。
一、批阅周记,和学生保持心灵的沟通
做老师最大的幸福,不仅在于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并及时批阅。周记不同于作文,所以要求比较宽泛,只要是真情实感,只要想对老师说,就可以写。很多学生在周记里或抨击社会,或自剖心灵,或关注生活,或建言献策,甚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我知道,此时的学生已真正把我当成朋友。
学生在周记里向我敞开心扉,我则写下长长的批语解答他们的疑难和困惑,共享他们成长的喜悦和烦恼。每次把周记发下,学生最喜欢的,就是读老师的批语。他们有的独自欣赏,有的和同桌一起分享,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满足和喜悦。周记,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更能让我们的心灵彼此温暖。
现在,周记已成为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纽带,也成为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每一本周记,都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宝藏。你可以在周记里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在周记中为学生排解生活的烦恼。周记可以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可以用心灵赢得心灵。
二、用心写随笔,用心爱学生
《用心走过每一天》是我2001年到2008年的教育随笔,共60万字。现在,我的教育随笔又有了新名字――《风景这边独好》和《心灵小语》。随笔中,有我初接新班时的兴奋和喜悦,有我和学生斗智斗勇的紧张与曲折;有学生课下嬉笑玩耍的场面,有他们聚精会神学习的特写;有运动会班级获奖时成功的喜悦,也有孩子们考试失利时流下的泪水。因为所记事情与学生密切相关,我常把随笔读给他们听。让我高兴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读我的随笔。我知道,学生们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从文字里找到老师对自己的赞扬和肯定,进而找到学习的动力。于是,我更加仔细地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并尽可能多地把他们的优点写进随笔。后来,为了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欣赏,我试着写人物小记。
初写人物小记,下笔有些困难,因为,用文字全面展现一个孩子的性格、爱好并写出妥当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最初写的人物小记,不论内容还是标题,都有些生硬。
一段时间后,读自己的文字,发现这些人物小记写的只是成绩优异且对班级有贡献的学生,如《一身正气的班长王官超》《成绩优异的语文课代表冯佳》等,而那些成绩不突出、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只字未提。
于是,我开始用心审视那些看似“难管”的孩子,并试着为他们写人物小记。《正在进步的闫秀忠》《知错就改的曾鹏飞》《真诚热情的齐征华》《短跑明星丁健》等,都是写给学习习惯不太好、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当我在班里读完并亲手把打印好的文章送给他们时,那些总爱惹是生非的孩子,个个眼中含泪。他们有的当面向我道歉,有的写纸条给我承认错误。
孩子们的真诚,让我感动。是啊,虽然他们成绩还不够好,可他们更需要爱和理解。
尽管那时的文字有些呆滞,但感情却是真挚的。我要感谢我的教育随笔和人物小记,就是这些朴实的文字,让一些孩子找回自信,让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融洽!
随着对孩子们观察的深入,我发现,写人物小记不一定面面俱到,一事一议,一事一写,可能更有针对性。于是,我改变写法,以生活中的某件事为切入点,标题也不再是定语加人名这一固定形式。
现在,写人物小记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幸福。我想,我会让这种幸福一直伴随在我的左右!
三、编印班级纪念册,铸就青春里程碑
临近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领学生复习、进行模拟考试、填各种报名表、写毕业鉴定……各种事情接踵而至,要做的事情像小山一样堆在面前。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我依然乐此不疲地为孩子们编写 “班级风采录”。
2002年6月,当我把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阳光灿烂》发到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手中时,教室里爆发出持久热烈的掌声。
2007年6月,为学生编印了30万字的毕业纪念册《花样年华》。
关于书的名字,我和孩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