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绿色正压送风破解楼房火灾救援难题.doc

发布:2017-03-17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绿色正压送风破解楼房火灾救援难题   我国目前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楼房火灾造成的惨重伤亡触目惊心。高楼突发火灾时,往往火势猛烈,可燃物多,蔓延快;受困人员复杂,自救能力弱,疏散速度迟缓,安全逃生困难,极易造成巨大人员伤亡。高楼火灾日益频繁而缺乏有效技术手段是全球性消防难题。全社会都期盼有效的高楼火灾救援手段得以早日实施。   火灾的突发性、残酷性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力、控制力   历史上有着无数火灾伤亡的惨痛案例。   1977年2月1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1团俱乐部发生火灾,死亡699人;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死亡309人;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一栋28层住宅楼发生火灾,死亡达58人。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时常引发被困人员无奈的跳楼惨剧: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事故,总共造成10人死亡,其中就有9人是坠楼死亡;福州世纪新华都火灾,一个房间内7人中就有5人从10层楼窗跳下,其中3人当场身亡;三亚闹市区的阳光购物城发生火灾,居住在该大楼中的4名成人从4楼上跳下身亡,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跳楼之前先将3名儿童包裹着从楼上扔下,其中两名儿童当场死亡,另一儿童亦在医院救治中不幸身亡;辽源市中心医院的特大火灾事故,夺去了40条生命并造成181人受伤,其中从浓烟中纵身跳楼、用被单拧绳冒险求生的人数竟多达百余人。为了制止人们火灾时的盲目跳楼,甚至有人发表题为《安全跳楼法是时候教了》的文章,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况且,信奉上帝的西方人也难幸免:美国波土顿市椰林夜总会大火,发生在夜间。在里面参加跳舞、饮洒、喝咖啡、用餐的客人有1 000多人。这里的建筑本身是非燃的,但内部装修却都是三合板的,跳舞厅内和酒巴间内的陈设都是可燃的。地下室归厨房、配餐间,没有单独的出口。地面层总共7个出口,但有6个出口上着锁,只有一个出口是旋转门供人们平时出入之用。火灾发生在地下室,很快浓烟烈火扑向上层。因为出口只有一个,人们出不去,200多人挤死在旋转门后,还有100多人挤死在另一个锁着的太平门后。消防队到场后,找不到进口,只好从建筑外面射水救火。火很快被扑灭了,但消防队员却从火场上抬出来492具尸体。   而这些仅为冰山一角。   曾在上海“11.15”火灾现场的作家韩寒在博客中写道,“我身在这样的一个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楼房火灾太恐怖啦!”“相信这次上海已经展示了他所有的针对高楼的消防硬件,我只能说,这些太少了。”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1年,3年全国共发生火灾382 376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2 998人,受伤1 440人。   传统救援装备难应对楼房火灾救援难题   面对残酷的现实,面对一个个逝去的生命,如何降服火魔肆意屠戮的疯狂,是现代人类时刻面临的一大威胁。以色列的“户外电梯”、丹麦人的“高楼逃生鞋”、美国的“袖珍降落伞”,英国的“槽形倾斜滑道”、日本的“旋转滑梯”、滑绳、滑索、海绵垫等火灾“逃生”技术、“逃生”设备、“逃生”工具的大量涌现,无疑展现了世界各国专家在“火魔”面前不愿坐以待毙、奋起抗争的智慧和贡献。   但是,现有国内外的逃生设备、工具在安装实施上,会受到机械故障、能源制约、建筑物格局、建筑物外设,建筑物高度,投资难度,适应人群、现场环境等等的?u肘。所有研发设计的逃生工具、设备,难于在几十年(建筑物使用年限)里时刻待命,这隐伏着的不足,在火灾发生时,将是一场灾难!   根本的问题是,上述各种“逃生”装备、工具、技术,都无法突破“烟毒”对人们“时间”的承受极限。   究其原因,目前实施的就远疏散原则既是被动的逃生,也是一种十分低效的撞大运。因为疏散针对的标底物为失火大楼,疏散的目的是疏导撤离大楼。对于常见的30层楼房来说,必然造成了路线太长、时间太长、方向不清、目标不明,如此这些皆为火灾紧急疏散中的大忌,因为烟毒对人的杀伤速度仅为2-3分钟。   德国的“逃生艇”一小时可疏散250人,如果一栋大楼32层,一层8户,一户5人,共1 280人,就需要5个小时疏散。人在烟火中的生存极限时间是2~3分钟,因此,时间就根本没有可比性。   所以,事实证明,楼房火灾救援疏散是由“时间”决定生死,“距离”验证效率,“目标”制约成败。   但是,由于楼房火灾的突发性、恐怖性、烟毒性、多变性、流动性,使被困人员普遍心理恐惧,失去理智,不能冷静与正确应对,加上烟气的“无孔不入”,流动速度快(可达1~3米/秒,楼梯间、电梯井可以达到3~4米/秒,)被困人员往往躲无目标,逃无方向,疏散无门,更要命的是“烟毒猛于虎”。   所以,高楼发生火灾时,对被困人员来讲,每一秒钟的时间,每一米远的距离都有着难以承受的惊恐和绝望。而就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