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艺
(菏泽市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处,山东,菏泽,274000)
【摘 要】为了更为有效地提升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土层的压缩性,并且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有更好地效果。对于该施工技术来说,其施工十分简便,也快速有效,对于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有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就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关键词】强夯法;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
引言
强夯法能够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土层的压缩性。在对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施工处理时,通过应用强夯法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的质量,不但能够快速施工,也可以节约施工的成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分析有效的施工方案,有效应用强夯法来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本文就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强夯法施工的优点
1.1操作简单
相比其他施工手段,强夯法有较好的优点,其不需要非常复杂的设备和工具,工艺操作非常简单,在施工过程中,仅仅需要应用一台起重机和重锤就可以展开施工,操作非常简单,高效。
1.2加固效果好
在应用强夯法的过程中,其能够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加固性能非常好。在夯后,地基的强度能够有效提升,甚至能够提升2-5倍,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性能,且加固的影响深度达到了6-10m,与此同时,其还能有效防止地震区砂土液化,并且能够有效消除大孔土的湿陷级别。
1.3工效高
强夯法的施工效率高,每台设备每月可处理地基面积5000-10000m2,比桩基可加快工期1-2倍,节约投资。同时,在不同夯击的影响下,在对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比桩基施工的施工成本降低一半。
2.夯实黄土施工的影响因素
2.1含水量对强夯的影响
含水量往往对地基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土壤的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来说,其天然含水量较小,通过应用强夯法进行施工,不会引起孔隙的水扩散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2.2孔隙比对地基的影响
对于孔隙比来说,其是描述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参数,因为失陷性黄土地基含水量较小,在强夯的作用下,其土颗粒和孔隙空间就会增加,从而降低孔隙比。然而,无论采用怎样的参数进行强夯施工,都无法排出土壤中的气体和水分,也就是说,孔隙比对地基的夯实变形强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强夯施工下,空气中的气体和水分被排出,土颗粒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密实土质的目标,进而增加土壤的饱和度。
2.3夯锤的影响
由于土质是千差万别的,在这种情况下,夯锤的施工质量无疑也是不同的。如果采用同一种锤形,往往无法取得很好的夯实效果。
2.4 强夯机设备性能影响
强夯机是强夯法施工的重要设备,设备性能的好坏对于强夯施工的质量起着直接的作用,在强夯法施工中,强夯机的级别应该较高,适应地形的能力强,且施工稳定性较好,同样的,提升卷扬机构的卷筒应该具有宽幅大容量的特点,弹出率性能较好,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制动能力。不仅如此,对于强夯机的发动机来说,其功率应该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行走机构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好的沉陷地面,以此来更好地支持施工开展。
3.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3.1施工的准备阶段
3.1.1环境调查
在展开施工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环境调查,为施工做必要的准备。应该对施工场地范围的地下构筑物和管线位置及标高等进行掌握,然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来开展试验性强夯施工,有效确定强夯的参数,并积极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必要的监测,为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
3.1.2清理表土
在施工前要及时清理表土,在预先设计的要求下,对地基表层的草皮以及腐殖土层进行清理,保证其厚度在30cm左右。
3.1.3修建临时排水设施
对于湿陷性土壤来说,其在施工前应该修建相应的临时排水设施,及时排查完善排水设施,在强夯区设置排水沟,有效排出雨水,便于施工开展。
3.2夯点的布置和强夯阶段
有效设置夯点能够更为便于强夯施工,在布置过程中,可以布置成正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的形状,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基础英利会出现扩散的作用,这要求强夯处理的范围要略大一些。对于夯点的间距来说,可以充分结合加固的地基土性质,然后有效考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