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pt

发布:2017-02-02约4.16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要求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认识统计整理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3、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原理,及其所形成的频数分布 4、明确各种变量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 目标任务: 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任务二、统计分组 任务三、分配数列 任务四、统计数据的显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求、主要作 用及种类划分; 2、关于变量数列的概念,构成要 素,种类及其编制; 3、组距数列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难点:1、统计分组的方法, 2、统分配数列的编制和应用 * * 项目三 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分组 第三节 分布数列的编制 第四节 统计图表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教学目的: 李华大学毕业后与人合伙开了一个超市,并在市场竞争风雨中经营了三年,上一年达到销售收入990万元。为了了解本地区超市总体经营状况,同时可判断自己经营的超市在本地所处的地位,他收集了50个超市商品销售额的资料(单位:百万元),如下所示: 7.4 12.6 29.0 2.0 12.4 7.0 14.8 17.5 15.0 18.2 18.7 15.5 12.8 26.0 17.3 8.3 14.7 12.0 3.5 6.8 25.0 19.3 6.4 4.0 11.9 8.5 13.2 14.5 17.1 15.6 13.4 4.5 9.5 20.0 15.7 6.0 11.4 23.0 14.2 16.7 21.0 16.0 13.6 10.0 13.9 5.0 5.8 10.5 16.3 22.0 李华拟把这些资料分组整理一下形成一个简短报 告,便于与合伙人共同分析,请你帮助他做一做。 现实中收集的资料大量的是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要想对它们进行分析,必须先经过资料的整理环节。这就像蔬菜买回家不可直接烹饪而必须经过择菜、清洗等步骤一样。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应该按什么步骤整理?每一步应该怎样正确操作?如何经过数据的处理,使原本繁杂的数字变为能反映总体综合特征的系统化、条理化的资料,而且可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本章将按照统计整理的步骤,逐一进行介绍。 统计 整理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形成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的继续 统计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地位 统计数据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分组、汇总及制表 统计数据的管理:数据的传输、贮存、更新及输出 内 容 选择分组标志 确定分组体系 总体单位归类 科学性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 完备性和互斥性每个单位均能且只能归到某个组中 将总体所有单位按一定标志分为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统计 分组 总体经过分组,能够突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而抽象掉组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使数据变得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对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情况进行分组研究 按家庭收入水平分组 按城乡分组 按性别分组 按考试成绩分组 ? 对父母亲下岗情况进行分组研究 单亲下岗 双亲下岗 双亲在岗 不符合完备性和互斥性 城乡区别 离退休 是否健在 ? 违背 科学性 教师 按性别分类 男性 女性 按职称分类 按年龄分类 高级 中级 初级 青年 中年 共计7组 2+3+2 分组体系 同时使用两个、两个以上标志分组时,分组标志的组合形式 平行分组体系 按性别分类 按职称分类 按年龄分类 男 女 高级 中级 初级 青年 中年 共计12组2×3×2 教师 交叉分组体系 变量数列 品质数列 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组,列出各组的总体单位数或各组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而形成的数列 分布 数列 分 类 分组标志的具体表现 各组的次数或频率 构成要素 异距数列 等距数列 组距数列 单值数列 单值 数列 每个组值只用一个具体的变量值表现的数列 变量是离散变量 变量的不同取值个数较少 编制条件: 【例】己知某车间有24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件)分别是:20,23,20,24,23,21,22,25,26,20,21,21,22,22,23,22,22,24,25,21,22,21,24,23.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 24 合计 3 5 6 4 3 2 1 20 21 22 23 24 25 26 工人数(人) f 日产量(件)X 编制结果如下: 每组两端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各组的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 组限 每组变量值变动区间的长度,为上下限之差 组距 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