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漳州)民居考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展历程 2008年5月,云水谣古镇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示点。目前,云水谣古镇正在申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9年10月, 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被列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 2008年11月海峡两岸文博会期间,在厦门广电集团举办的2008—2009年度电视剧项目启动仪式上,南靖县与厦门广电集团共同签订了《闽台影视基地》合作协议书,双方表示将保护与利用好福建土楼和南靖县书洋镇长教地区、塔下村独特的传统闽台民居建筑及山村景象,共同投资建立“闽台影视基地”,为弘扬海峡两岸闽台文化,加强闽台影视剧的摄制与交流作出积极努力。 名人观感 漫步于悠长的“云水谣古栈道”,青山垂暮,碧水环绕,千年老榕,垂柳依依,人影随行,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幽情生动的画面,任由人徘徊流连、低眉回首。也许记不清发生在哪年哪月的故事了,但只要置身其中,静默中感受那份神秘与苍茫,不经意间流淌成一曲古巷悠扬的音律,或许会让冗杂的身心有了些许的安慰,对往昔的是与非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总述 清风徐送,云水谣来,曼妙如诗。古树氤氲,小桥依旧,断垣整固而已,没有可以的修葺逐新,依旧保留着原有的印记,这就是云水谣古镇魅力不减的奥秘。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谢谢观赏! 闽南(漳州)民居考察 —— 云水谣古镇与南 靖土楼 云水之居,云水之谣 ——云水谣 “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山川秀美、人文丰富。 ” 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百年老榕、灵山碧水 云水谣古镇 村中由13棵上百、上千年老榕树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榕树下一条条古老的溪石小道交叉穿梭,漫步其中,土楼胜景、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情趣盎然。 文化背景 背景:“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地点:福建的南靖县长教风景区 历史变迁 据了解,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