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邢晓梅.doc

发布:2018-01-26约3.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邢晓梅 南通市港闸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 南通市 226001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和功能的日益复杂,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建筑功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的延长,施工企业应当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情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筑给排水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4年)为初创阶段,在该阶段我国的给排水专业开始设置并且逐渐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该阶段的发展重点为房屋卫生技术及设备,但总体而言,仍停留在照搬国外经验的阶段;第二阶段(1964-1986年)为反思阶段,在此阶段,《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获得通过,而且业内也开始对照搬国外经验造成的失误进行反思,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第三阶段(1986年至今)为发展阶段,已经基本建立起具备建筑给排水知识和能力的专业队伍,并在设计、安装、施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在若干领域和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成立了全国给排水技术委员会等组织。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   1、噪音过大   卫生间是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给排水管道占用地方最多的地放。如今,人们对卫浴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其管道设置相当复杂。有些建筑的墙壁隔音效果差,再加上管材选择的不合理,给排水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高层建筑,给水管道有时因供不上水而发生颤动,从而生出较大噪声,不利于住户的睡眠。   2、生活饮用水水池问题   生活用水要确保其安全净洁,由于水在存放、输送的过程中极易被污染,因此,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对于存放生活用水的水池的入孔盖与盖座必须做到紧密连接,并在接缝处使用带有弹性的无毒发泡材料进行密封处理;而通气管口和溢流管的喇叭处要使用的网罩必须保证其防腐或者耐腐性;对于水池内壁,流水管道、金属附件等都应该进行刷瓷釉涂料;池内爬梯也应使用不锈钢材质制造。   3、给排水管间距不合理   由于功能不同,在设计时,为避免排水管出现漏水而污染给水管,切忌将两者布置在一起。在铺设给排水管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间距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二者的埋设呈平行状,则其间距至少得有0.5m;如果呈交叉状,间距应在0.15m以上,且交叉应是给水管在上方。然而受技术水平限制,也可能是缺乏经验,部分设计者在设计时并未把握太好,导致间距布置不合理。   4、地漏的设置   在地漏的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一般而言,卫生间是必须设置地漏的,因为卫生间是主要用水的地方。存在争议的是厨房是否应该设置地漏,设计人员对此各持一词,并没有统一的结果。认为厨房不该设置地漏的人员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以及各种材料的质量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厨房几乎已不再用水冲洗,如果设置地漏,常时间缺水,必定会因干涸损坏水封,导致排水管内的气体进入厨房;认为厨房该设置地漏的设计员认为,如果用户忘记关掉水龙头,没有地漏,很容易引起水灾,而且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很是常见。   5、倒流防止器的漏设   引入管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将外来的水引入进来供住户使用。 一般来说,供水的各个管段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压力过高就不容易流动,经常出现倒流现象,所以引入管上应安装倒流防止器,阻止倒流现象的发生,保证水流能够正常供住户使用。否则,一旦发生倒流,水表记录将出现错误,而且还有可能污染其他管网的水。因此在设计时,一定不能漏掉倒流防止器的安装。   6、排水的节水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尽管国内湖泊河流众多,可是淡水资源十分稀少。工业的发展带来多种污染,水污染十分严重,再加上人们对废水的利用率较低,我国的人均可用淡水资源远低于世界水平。在排水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如很少做到废水的二次利用,排水管道和排水工具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节水的因素。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管道噪音问题   要解决管道噪音问题,应在实际设计中,尽量采用噪声较低的塑料管材或经过特殊设计的管材,如采用内壁具有螺旋型导水线的管道,其可以改善水流动态,降低水流速度,从而降低噪音。还应在管道抱卡内侧填充橡皮垫,以此来减少缝隙空间,缓解管道空鸣现象。   2、给水压力问题   解决高层建筑的给水压力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是,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合理区分高区供水和低区供水,并根据建筑规模和高度,将给水系统分为多个区域,从而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使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