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输血与自体血回输应用分析及护理进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体输血与自体血回输应用分析及护理进展
黄慧冬 黄淑萍 陈冰红(江西省南昌武警总队医院手术室 33003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354-02
【摘要】 目的 对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大出血患者提倡自体血回输。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10月180例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情况。结果 术中行自体血回输病人、术后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效果,且使用简便、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给病人提供血源,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解决血源紧张和避免因输入异型血而出现血源感染和过敏反应等情况。结论 只要掌握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对手术病人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价值,还可以节约血源,避免因输异体血而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同种异体输血 自体血回收 医院性交叉感染 护理进展
输血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当血源紧张,问题出现时,尽管目前所提供的异体血都经过严格检查,且传染病筛查还存在窗口期的问题,所以异体输血风险大。。近年来,自体输血技术在国内手术中应用也逐渐增多,并被普遍关注和接受。
1、异体输血存在不足
术中失血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创伤急救病人中,失血性休克、大出血,短时间内血容量骤减,若不及时维持病人的有效循环血量,将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经过100多年的临床实践,异体输血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其副作用也令人们震惊和恐慌。据统计,我国输异体血后肝炎发生10-20%,个别地区和医院可高达60-70%,且同种异体输血可增加术后感染率,经临床实践表明,异体输血较自体输血并发症多。
1.1急性或迟发性的溶血反应
1.2 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1.3过敏反应
1.4发热反应
1.5传染疾病: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黑热病等。此外,还可引起免疫抑制,增加术后感染率,有学者通过研究证明,输过滤血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并可使红细胞含量减少,组织供氧减少,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DIL 酸中毒 凝血异常
2.自体血液回输优点
2.1避免同种异体血液输注的并发症;
2.2解决特殊血型(如RH阴性血的供血和不接受异体输血宗教信仰者的供血。
2.3解决血源短缺,保存血液资源。
2.4自体输血不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在国际上认为最安全,经济的输血方式。
2.5产生效益,避免纠纷。
同时,由于回输自体血液新鲜,其携氧功能凝血功能都大大优于库血,且自体血储存时间短,其各项生化指标比较接近抗体自身。
3.BW-8100A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将手术中或手术后流失的血液经抗凝后收集在消毒过的储血器中,经离心分离、清洗等程序,将完好的红细胞回注血袋保存,以备回输人体,使患者获得可靠、健康的自体血液,借助自体血回输,病人可能不须使用或减少使用异体血,从而节省库血,并且避免了输异体血可能给病人造成的危害。我科于2011年4月开始使用,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3.1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肝脾破裂30例。
3.2方法:年龄18-5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20h,出血量700-5200ml,平均1680ml,回输血量400-2300ml,平均1250ml,总3750ml。
3.3术前准备
病人评估及告知
设备常规检查
抗凝药品(1-2支肝素 1.25万V/支)
500ml注射生理盐水一袋
注射级生理盐水若干(3000ml/袋为益)
血液回收耗材一套(储血罐 双管 离心杯套装)
负压吸引管1根
输血器1套
通过应用血液回收机,能及时有效回收手术中失血,回收血液回输后维持有效血容量,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和异体输血量,保证输血安全。凡用自体血回收病人,无一例开发症出现病人术后恢复快,并解决了血源紧张和避免因输入异型血而对病员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4.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范围
4.1 创伤外科手术:如大血管损伤,肝脾破裂,脊柱外伤,宫外孕出血。
4.2 心血管外科手术;骨科大手术,泌尿外科大出血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及部分外科手术。
4.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