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设计运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设计运用
十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而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笔者根据多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经验,探讨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节水问题,与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
1当前建筑给水中的常见不足
当前实施节水的国策是我们都应认真思考并遵照执行的问题。笔者结合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经过分析和统计,发现建筑给水中水量的浪费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超压出流
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建筑业给排水系统中,给水超压出流所浪费的水量数据庞大,亟需思考与改变。
1.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
现代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热水才能正常供应。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产生使用效益,可称无效冷水,也是浪费的水量。以一所大学一个浴室为例:共有龙头约300个,因采用干管循环,首次开启时都得放掉支管内的冷水。以首次开启放掉的冷水约2.0L计算,浴室每天限时开放,则每周浪费水量为300*2.0*7=4200L,每月浪费水量16.8吨。以一栋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系统的6层招待所为例,采用干管循环,有16根立管,以每根平均管径 32mm,长18m计,每天供应一次热水则每年约流失无效冷水105m3,那么全国同类建筑热水系统年浪费水量的累计值,也将是十分庞大的。所以干管循环浪费水量也十分多。
1.3管道及阀门泄露
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经常都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管道也常有冒水现象。住宅用户们经常反映浮球阀经常损坏、漏水,不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还是马桶上使用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据调查,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就可耗水70升。
2建筑给水系统中节的水措施
建筑节水包含三方面:一是减少用水量,二是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三是防止泄漏。针对以上水资源浪费隐患,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以供商榷。
2.1明确提出控制超压出流的要求
以减少“隐形”水量浪费,促进科学、有效的用水,控制超压出流的有效途径是控制给水系统中配水点的出水压力,在80,90年代所建建筑中有的也较好地解决了控制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的问题。经笔者调查研究,认为做好防超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遵循给排水设计规范(下称规范),合理分区。
“规范”第2.3.4条规定“高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宾馆、医院宜为300~350kpa;办公楼宜为350~450kpa。”对于一个具体工程来说,最佳给水分区压力值可以通过优化设计确定,必须考虑建筑物的层数、层高,水泵的性能,室外管网的压力。
(2)供水方式建议采用水箱供水方式。
我们认为在市政管网不能满足用户供水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水箱供水方式。
无论是水箱独立供水,还是各种联合水箱供水方式,比如:水泵—水箱供水方式、水池水泵供水方式等,它不但供水可靠,而且水压稳定,因而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很小,有利于节水。
(3)设置减压装置
“规范”第2.3.4a条规定“建筑物内的生活给水系统,当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超过本规范第2.3.4条规定时,宜采取减压限流措施。”除浴盆的流出水头为5~10m外,其他各用水配件的流出水头不超过5m,因此进户压力10m、最不利点压力为5m即可满足各住户要求,超过10m即形成超压出流。笔者认为可在进户管处,水表前装设调压孔板或节流塞实施减压,减少超压出流量。而规范要求“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宾馆、医院宜为300~350kpa;办公楼宜为350~450kpa”,大部分都超压。到底多少米开始减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