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某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水电站某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述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1)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
xx水电站的工程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兼库区旅游等综合利用。
xx水电站工程位于xx州xx县境内xx镇、xx左岸一级支流xx干流、水布垭库尾。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64.00m(近似黄海高程),校核洪水位664.94m,总库容为1933.1万m3,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0MW,年发电量为16420万kW·h,最大坝高74m。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大坝及坝身泄水建筑物、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水库工程(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发电洞进水口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的洪峰流量为1920m3/s,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应的洪峰流量为2910m3/s;发电洞、电站厂房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的洪峰流量为2080m3/s(厂房),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应的洪峰流量为2720m3/s(厂房);消能防冲建筑物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的洪峰流量为1690m3/s。
工程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
(2)工程总布置
枢纽主要由混凝土双曲薄拱坝、坝顶2表孔+1中孔泄洪、河床人工水垫塘消能、右岸长发电引水系统、气垫式调压室、厂房,右岸导流洞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容量为2×25MW,年发电量为16420万kW·h;xx水电站坝址距原老xx一、二级电站进场公路里程约0.7km,距318国道里程约4.5km。
(3)挡水及泄水建筑物
挡水坝坝顶高程为666.00m,河床最低建基面高程592.00m,最大设计坝高74.0m,是一座平面等厚的对数螺旋线型的混凝土双曲薄拱坝。
采用坝身泄洪,设置2表孔+1中孔。中孔布置在4#坝段中部,孔口控制断面尺寸4×4m2,底槛高程619.00;2个表孔按各自轴线对称布置于中孔两侧的上部,孔口净宽10.0m,堰顶高程650.00m,每表孔的内侧半孔均布置在4#坝段,左右表孔的外侧半部则分别布置在3#和5#坝段;下游设置二道坝壅高水垫辅助消能;另在下游河床设短护坦板
防小水流砸坝脚。
(4)发电引水系统
发电引水系统布置在右岸,采用低洞线,由进水口、压力引水隧洞、1#、2#施工支洞(兼进人、放空洞)、穿乔(河)段、调压室、岔洞及支洞等六部分组成,引水线路全长约8.4km;发电引用流量24.24m3/s,毛水头约276.5~265.8m。
进水口建筑物为岸塔式结构,布置在右岸,距右坝头约120m。进口底槛高程为623.00m。
在下平洞厂前设气垫式调压室。
支洞中心高程与机组安装高程同高为391.40m。两支洞内径为2.3m。
(5)厂房
压力隧洞通过岔洞分为两支洞与电站厂房正交相接,厂内安装两台套25M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50MW,发电引用流量24.24m3/s。
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2.1水文气象
(1)流域概况
xx是清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xx县绿葱坡的天扇坪,自北向南流经xx、xx两县,至徐家河后为xx、xx两县界河,直至汇入清江。河流全长66km,流域面积1092.4km2,从河源至河口总落差1467m,河道平均比降为25‰。
xx流域支流较多,主要有支井河(位于xx县境内)、乔河、桥河、田家河、石门河和茅茸河等。石门河和茅茸河汇合口以下至支井河汇入口的河段为xx。支井河汇入口以下称为花天河。支井河河口高程340m,花天河汇入清江河口高程213m,水位398.23m(黄海高程系,换算为吴淞高程为400.0m)以下为水布垭库区。
xx水库坝址位于xx县高坪镇,距离入清江河口35.2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53.5km2,占xx流域面积的41.5%。
(2)气象特征
xx流域内山高坡陡,相对高差较大,气象特性也随高程变化较大,其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均有明显的差异,xx流域大部分属高山区,特别是中上游一带,气温偏低、多雾、多雨,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性。夏季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气候暖湿多雨,雨量较为充沛;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寒潮威胁,气候寒冷,且多雪。据xx县气象资料记载的
夏季最高气温为39.4℃,冬季最低气温可达-15.2℃,多年平均气温为15.4℃,最大风速为18m/s。
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就多年平均而言,流域年降水量可明显分为丰、枯两季。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40mm,其中4~10月为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