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宋瑞清.doc

发布:2018-01-29约3.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宋瑞清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在给排水管道工程的验收过程中或交付使用后,最大问题是管道的渗漏与堵塞,它不仅影响到主体工程的整体质量、企业的施工信誉,在维修过程中还会增加成本,而且还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文章分析了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分析,对给排水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施工;渗漏技术 由于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房屋交付使用后,住户经常会碰到给排水管道工程中存在的渗漏、堵塞问题。这些问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而渗漏的源头往往是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不当及管道与土建工程结合部位工艺不当造成。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分析 1、各种管材和设备质量良不齐 建筑安装工程原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同时也可能给工程带来先天性的隐患。随着各地不断开发引进了各种新型的给排水管材,常见的有:不锈钢管、铜管、PVC 管、PPR 管、ABS 工程塑料管、PEX 管、钢塑管、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管道材料的不断改进,在施工中以次冲好,不了解性能的问题日益严峻。另外在卫生设备的施工中,只追求设备的美观,而未考虑设备的使用性能、可操作性和产品质量,故此失彼。 2、 管理不到位,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同 施工过程中土建与安装专业各自为政,图纸会审后没有制定留洞工序的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在安装工程施工方面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才,对此类工程的施工只停留于表面,对施工技术没有深入研究,而其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意识淡薄,技术水平较低,无法真正胜任施工任务。水电安装专业预留孔洞时位置不准或留洞模板浮搁、没有固定,造成预留孔洞挪位严重;补洞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配合比、坍落度等不符合要求,个别人员认为补洞部位是工程上的次要部位,做得好不好对工程质量影响不大,最终影响混凝土强度;防水工程完成后再发现各个甩口标高不对时又不能及时返工,使得地面捧水坡度、坡向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经常出现倒坡现象;或返工时没有处理好新旧之间的搭接,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渗漏的概率。 3、 施工方法不当 烟道、管井与地面交接处处理不当,经常按照一般补洞方法来处理;穿楼板的管道、地漏及套管四周缝隙未嵌实;未处理好管道与楼板四周交接处的局部防水;地面水泥池槽的捧水口或地漏周围与地面交接不严密,土建、安装专业不交圈;穿墙楼板套管的预留高度不够,穿越管道与套管之间未做密封填料处理。 二、给排水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1、 排水管和配件本身质量原因产生的裂痕、砂眼所产生的渗漏 安装前应逐根仔细地进行外观检测,注意是否有砂眼、裂痕、包括管件的承插口及存水管、检查口、清扫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发现有缺陷,或有疑虑,则可通过水来试验,要严防使用低价购入的劣质产品,如管壁过薄、内壁粗糙有裂痕、砂眼较多的产品,一旦发现坚决予以清退,否则隐患无穷。 2、 管道连接安装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造成的渗漏 (1)挖土开槽;挖土开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禁止超挖。基底设计标 高以上0.2~0.3 的原状土要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粒径10~15mm 天然级配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实。沟底如有易滑移的块石、碎石、砖等坚硬物体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2m,然后铺上天然级配砂石料,面层铺上砂土整平夯实。 (2)管道基础。管道基础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基础采用砂石垫层,垫层厚度应不小于以下规定:管径300 以下为100mm,管径600 以下为150mm,大管径可采用200mm 厚,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凹槽深约为0.05~0.10m,槽长约为管道直径的1.1 倍。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填实。 一般地讲,室内给水管道穿过墙或楼板处,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设置套管,卫生间,厨房应加钢套管,高于地面2mm。粘胶连接时,应清洗粘接面,涂刷均匀,承插数次后等待固化;热熔连接时,应使用专门工具,均匀加热24h 后,接口连接固化才能通水;法兰连接时,应紧固,对应平行,严密,垫片不能用双层,螺母应在同一面,螺栓外露丝扣长度不大于直径的1/2;阀门安装,应操作灵活,方便。支、吊、托架、管卡安装,位置要正确,埋设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紧密。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要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一般应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应小于0.6Mpa。金属及复合管水压试验时,在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