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样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样考
图1、图2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完成1~2题。
.图1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3~5题。
.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
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
.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的是
A.水泥厂与供热厂
B.石膏板材厂与水泥厂
C.发电厂与H厂
D.污水处理厂与H厂
图4示意世界某地区植物多样性,图5为到达地表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读图完成6~7题。
.图中植物种类丰富的地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A.相对较低,水热条件差 B.相对较低,水热条件好
C.呈现高值,水热条件差 D.呈现高值,水热条件好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乙地高于甲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年日照时数
C.地面反向率 D.年平均正午太阳高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Q为圆心,X点的地理坐标是75°N、75°W,Y在赤道上。读图完成10~11题。
.若该日一架飞机从P地飞往Y地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和时间分别是
A.西北、5小时 B.东北、5小时 C.西北、6小时 D.东北、6小时
.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杭州夜空礼花齐放,人们迎接春节到来
B.悉尼港畔华灯初上,好多人在纳凉散步
C.纽约市中心正在举行“911空难日”纪念活动
D.伦敦西北方一轮红日缓缓落下
.图8表示某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与地形,图9为该城市1980~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表1是该市1980~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8分)
(2)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6分)
(3)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6分)
(4)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现已出现“民工荒”等问题。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6分)
.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
(1)A城市在B城市的 方向,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 千米(6分)
(2)图10和图11比较,比例尺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6分)
(3)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9分)
(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公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9分)
1、D 2、C 3、A 4、B 5、C 6、B 7、B 8、A 9、D 10、C 11、A
12.(26分)
(1)地形以平原为主(4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4分)。
(2)工业化阶段(3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3)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文化习惯;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4)产业转移;发展产业结构(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
13、(30分)(1)东南;70~90km。
(2)图11。两图相同的图上距离,图11所跨的纬度大于图10。
(3)原因:该地盛行东南信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4)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颁布。主要原因 是沿海人口、城镇颁布较多,促进沿海经济开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