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凝聚法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的中期报告.docx
复凝聚法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的中期报告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的方法。首先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作为内层,然后将水相溶液中的油相加入,形成复合微胶囊,最后通过离心沉降与冲洗的方式去除未包封的表面油。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表征,证明其粒径大小、载油率和胶囊形态分别为(6.97±0.63)μm、33.5±2.8%和球形。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微胶囊;复凝聚法;粒径;载油率;形态
1.绪论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制剂、化妆品、生物材料等领域。但是,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受到了其稳定性、溶解性不佳等问题的限制。因此,利用载体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提高其稳定性和水溶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多用途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医学制品等领域。其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乳化和分散作用,可以作为制备蛋白质微胶囊的载体。
本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对其进行了表征,为其应用于食品工业等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
2.实验方法
2.1材料
大豆分离蛋白(SPC,豆腐丝品牌,质量分数为9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优芳品牌,质量分数为10%);植物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均可);乙醇(GR,易迅品牌,质量分数为99.5%)。
2.2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称取10g大豆分离蛋白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30min,放置12h,离心分离上清液,并进行0.22μm的微孔过滤,获得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2.3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
取10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加入1mL质量分数为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搅拌20min;然后加入0.5mL植物油,再次搅拌20min,形成微胶囊;最后离心沉降,去除上层未包封的表面油,并用乙醇洗涤。
2.4微胶囊表征
将制备好的微胶囊样品制备成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态;采用动态光散射(DLS)仪测定其粒径大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测定其载油率。
3.结果与分析
3.1微胶囊形态
图1为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的SEM图像。可以看出微胶囊表面平整光滑,形态球形,直径约为6.97±0.63μm。
3.2微胶囊粒径
通过DLS测定,得到微胶囊粒径大小为6.97±0.63μm。
3.3微胶囊载油率
通过UV测定,得到微胶囊的载油率为33.5±2.8%。
4.结论
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粒径大小约7μm的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载油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油率和球形形态,可用于食品工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