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剧院室内设计规范.docx

发布:2018-11-16约1.32万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剧院室内设计规范   篇一: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最近设计剧院搜集的资料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10建筑设备   给水排水   剧场建筑应设置室内、室外给排水系统,并选择与其等级和规模相适应的器具设备。   化妆室、卫生间、淋浴室等,宜设置热水供应装置,前厅或休息厅宜设置观众饮水装置。   观众厅、乐池、台仓和机械化台仓底部应设置相应的消防排水设施。 剧场用水定额、给水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的有关规定执行。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剧场内的观众厅、舞台、化妆室及贵宾室,甲等应设空气调节;乙等炎热地区宜设空气调节;末设空气调节的剧场,观众厅应设机械通风。   面光桥、耳光室、灯控室、声控室、同声翻译室应设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厕所、吸烟室应设机械排风。前厅和休息厅不能进行自然通风时,应设机械通风。   剧场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   参数名称 夏季 冬季   干球温度(℃) 24-26 20-16   相对湿度(%) 50-70 ≥30   平均风速(m/s)   夏季采用天然冷源降温时,空内温度应低于30℃。   采暖地区未设空气调节的剧场,冬季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应符合一月的规定。   室内采暖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室内计算温度(℃)   前厅 12-14   观众厅 14-18   舞台 20-22   化妆室 20-22   室内稳定状态下的CO2允许浓度应小于%(我国人体散发的CO2量可按/人.H计算)。   剧场最小新风量不应小于:甲等15 M3/人.H;丙等10 M3/人.H。 剧场内观众厅每人散热和散可按表选用。演员和舞台工作人员的散热、散湿量可按中等劳动强度考虑。   剧场内观众厅每人散热量和散湿量   温度   (℃) 16 17 18 19 20 25 26 27 28 29 30   显热(W/   人) 88 83 80 77 75 60 56 52 48 43 38 潜热(W/   人) 15 18 20 21 22 36 40 44 48 53 58 全热(W/   人) 103 101 100 98 97 96 96 96 96 96 96   散湿量(g/   人.h) 23 27 29 31 34 54 61 67 73 80 86   注:上表已考虑剧场建筑的群集系散。   计算照明热量,应考虑剧种、灯具种类、灯具平均耗电系数及灯具位置系数等因素。   剧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舞台、观众厅宜分系统设置,化妆室、灯控室、声控室、同声翻译室等可设独立系统或装置;   2、 集中式系统宜用淋水室或带淋水的表冷器处理空气;   3、 过渡季节应有不进行热、湿处理,仅作机械通风使用的可能;   4、 舞台上冬季应有防止下降冷气流的措施。   剧场的送风方式应按具体条件选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舞台、观众厅的气流组织应进行计算;布置风口时,应避免气流短路或形成死角;   2、 舞台送风应送入表演区,但不得吹动幕布及布景。天桥下设置风管应隐蔽;   3、 观众厅采用下送风时,应防止尘化。污物和水不得进入风口和风管。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宜采用地下风管。地下风道应设置清扫口;   4、 舞台上的排风口应设在较高处,如有栅顶,应设在其上方。   剧场的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穿越防火分区的送回风管道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中设置防火阀;   2、 风管、消声器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消声减噪措施,通过风口传入观众席和舞台面的噪声应比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低5DB。   通风、空气调节及制冷机房与观众厅和舞台邻近时,应采取隔声措施,其隔声能力应使传递到观众厅和舞台的噪声比允许噪声标准低5DB。对动力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   机械化舞台的台仓应设空气调节和排烟系统。   舞台的送风支管宜采用可伸缩的软管,使送风口可以移动。 观众厅闷顶或侧墙上部应设通风和排烟装置。   电气   剧场用电分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负荷:应包括甲等剧场的舞台照明、贵宾室、演员化妆室、舞台机械设备、消防设备、电声设备、电视转播、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   2、 二级负荷:应包括乙、丙等剧场的消防设备、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甲等剧场观众厅照明、空调机房电力和照明、锅炉房电力和照明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