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荒漠化滥测中的应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7 卷 第 3 期
中 国 沙 漠 V o l. 17 N o. 3
1997 年 9 月
JOU RN A L O F D E SER T R E SEA R CH Sep. 1997
( )
研究论文 286~ 290
遥感技术在荒漠化滥测中的应用
以陕西榆林市芹河乡为例
①
查 勇 高家庆 倪绍祥 蒋建军 刘彦随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南京 2 10097)
(①奥克兰大学地理系 奥克兰 新西兰)
摘 要 阐述了利用航片及精处理过的 TM 影像编制 1 ∶10 万陕西省榆林市芹河乡土地荒漠
化分布图的方法及过程。1960 年及 1987 年分布图的定量分析比较表明, 该乡荒漠化现象在东部经
过治理得到了抑制, 而原先多为植被覆盖的西部则出现了耕地、牧地退化成沙地。27 年间全乡林地
增加了 1313 km 2 , 沙地、耕地及牧地分别减少了 7 18 km 2、103 km 2 和 598 km 2 , 结果表明建造
防护林是治沙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土地荒漠化 定量遥感 变化监测
( )
分 类 中图法 87
X
中国是世界上严重遭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之一。统计资料表明, 约有 332 7 万km 2 的土
地受到荒漠化影响, 近 4 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20~
〔1〕
30 亿美元之巨, 间接经济损失则为此数字的2~ 10 倍 。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
( )
北和华北的 12 个省区的207 个县 市、旗 , 受影响人口3 500 万人。特别是东起嫩江下游西至
青海共和县一线的农牧交错带, 荒漠化尤为严重。最近几十年来, 我国荒漠化以 1 000 2
km a
的速度递增, 因此研究荒漠化意义重大。
利用遥感技术定量分析荒漠化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资料的分
析比较, 可揭示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评价治理方法的有效性。在这方面, 卢金发等在
〔2 〕
1996 年做了淅江省兰溪市的土地退化遥感研究 。他们在土地退化评价指标建立的基础上,
弄清了不同类型退化土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但没有深入考虑土地退化与人类活动之
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陕西省榆林市芹河乡作为研究区, 通过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分布及其动态
变化, 探讨了人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研究区概况
芹河乡面积为 380 km 2 ,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 是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间的过渡带,
在地质构造上属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下伏基岩是震旦纪的碎屑岩, 其上为古生代、中生代
的砂页岩, 荒漠化现象十分典型。前人在该乡曾做过不少治沙工作, 为评价治沙方式的有效性
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查勇, 男, 1963 年出生, 理学硕士, 讲师。主要从事遥感与G IS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收稿 日期: 1996- 11- 15 改回日期: 1996- 12- 25
3 期 查勇等: 遥感技术在荒漠化滥测中的应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