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水生态研究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洞庭湖区水生态研究综述
李航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长沙 410114 )
摘要: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延用至今。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下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面积2820平方千米,号称“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生物资源有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鳊鱼、鲂鱼、龟和鳖、中华鲟、鲥鱼、银鱼、鳗鱼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