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般模板工程搭设要求.pdf

发布:2024-03-14约1.02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板工程搭设的基本要求

一.一般规定:

1.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

大于400mm。

2、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

(1)受压构件: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联系

构件不应大于200。

(2)受拉构件: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

3、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

载,钢管的初始弯曲率不得大于1/1000。

4、模板体系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和所承受的荷

载;

(2).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大样图;

(3).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4).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5).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6).编制模

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二.模板安装构造

1、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

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

1/14

1

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2、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

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

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

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4、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

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5、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

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7、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前,其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的位置必须正

确。

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

8、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9、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

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

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

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

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

2/14

2

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

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

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

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

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11、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x50mm木条或

25mmx80mm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

应采用Φ48ⅹ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木扫地杆、水平拉杆、剪

刀撑应采用搭接,并应用铁钉钉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

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

于100mm处进行固定。

12、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

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13、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

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