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开题报告.pdf

发布:2024-03-15约4.9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开题报告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2010年01月09日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背景: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虽然经过了将近10年的发展,但目前依然处于起

步阶段,在产品、服务、管理和创新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近

两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需

求越来越强烈,同时,高通货膨胀导致的负实际利率也是居民理财需

求增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内外金融市场遭到

重创,股市震荡下行,一系列可投资的衍生产品遭到投资者的质疑,

如何将闲置资金进行低风险收益高的有效投资将是潜在投资者最关心

的问题。在这种金融背景下,理财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赢得了投资者

的认可,发行数量一度增加,理财市场成为未来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

意义: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展开,个人理财

业务己经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业公认极具潜力的新领域。从国际视野来

看,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符合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以个人

理财为主的个人金融业务己经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而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加速转型、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和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的传统业务正

在收缩,而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的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银行

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属于高附

加值的“黄金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对实现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

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降低存贷款结构性风险有着得天独厚

的优势,它已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大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收益

来源,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此外,随着入世后我国

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商业银行仅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己难以与

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

景下,深入分析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问题根源,

联系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国内商

业银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正是本文选题

的意义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

家的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个人理财研究

非常深入和广泛,相关研究的文章和著作可以说涉及到个人理财的方

方面面。

“霍尔曼和诺森布鲁门(2004)详细论述了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

多种理财工具的介绍及如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

该书用平实、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个人理财的原理及运用,对个人一生

的理财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夸克·霍和克里斯·罗宾迅(2004)对个人理财策划进行了详细系统

地论述,有助于我们系统的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框

架,加快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步伐。”

“休斯和卡普尔等(2004)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个人理财的基础

知识,包括理财的重要性、理财决定的步骤、理财的各种工具、方法

和投资理财的各种手段。该书全面完整的介绍对人们运用理财工具保

障自己的财富安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从国外的研究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主要研究对象是针对理财

工具,侧重于理财业务的应用,充分利用理财工具为个人服务,达到

其理财增值的目的。

(二)国内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

后期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业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国内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方面的研

究文章和专著也越来越多。

黄淼、赵静在《当前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分析》(2009)中对中外

银行理财业务进行了概述,提出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存在以下问题:1、

短期内许多银行从理财业务中很难获得收益,2、理财手段相对落后,

3、组织结构不科学。并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的可取之处中提出了我国

银行理财业务应采取的对策:组织结构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

蒋剑平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2008)中阐

述了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