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推荐活动获奖作品选登
作者:王志光 张淑芳 张志成 奚仁德 杨涛 林君龙 裴平 于国平 程江河 赖雨春 郝凤年 王锦芳 傅启芳 刘杰 季洪琪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7日?09版)
编者按
?
????由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推荐活动,近日圆满落幕。在推荐活动中,各界网友纷纷参与撰写评价意见,参与者最大的有40后,最小的有90后,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有在校学生,也有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经过有关专家的认真评审,共评出100名获奖网友。为展示网友智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今日我们特刊出部分获奖网友的作品,以飨读者。
?
【名诗词类】
?
????作者:王志光
?
????所评作品:《沁园春·雪》
?
????《沁园春·雪》不仅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代表作,更是中华传统诗词里的瑰宝。全词以亘古未有的意境和气势,将中国传统“豪放派”词风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观北国瑞雪奇观而抒人生豪迈激情;借自然生动比喻而释扭转乾坤的雄健大气!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将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大丈夫的伟岸之象尽展无遗!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结束语,则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赋予了现实意义,一股势不可当的引领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力量奔腾而来,由此预示着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将获得涅槃重生的必然!
?
????作者:张淑芳
?
????所评作品:《静夜思》
?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
????作者:张志成
?
????所评作品:《关雎》
?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之源,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关雎》又是《诗经》的第一篇作品,开篇名义,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关雎》是中国爱情故事的经典,视其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鼻祖也不为过。从艺术手法而言,该篇历来被看作是比兴手法运用的典范,也是“蒙太奇”艺术手法运用的中国开端。作品所建构的意境是清纯的、透明的、唯美的,后人对其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也是中肯的。以世界视野观之,《关雎》可谓是娓娓讲述“真善美”的中国故事的开场。
?
????作者:奚仁德
?
????所评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这首著名的送别诗,写离情别意,一反历来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一种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体现了诗人不平凡的胸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更以深情和哲理交融的警句,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概括出人们共同普遍的感受。这一名句,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闪烁着它的思想光辉。
?
????作者:杨涛
?
????所评作品:《春望》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年,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的首联从大处着眼,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看见繁花烂漫反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这是一首爱国忧民的名作,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其中的颈联,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作者:林君龙
?
????所评作品:《离骚》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倾注毕生精力为民生奔波,最终也未能实现心中理想。可他却留下了楚辞,留下了如此受人敬仰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屈原的这部《离骚》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传颂,就是因为其心怀“民生”、心系“民心”。
?
【名故事类】
?
????作者:裴平
?
????所评作品:《巴拉根仓的故事》
?
????《摔锅》的故事,是蒙古族机智人物巴拉根仓众多传奇故事中的一代表作品。故事生动耐看,就像一个相声段子,先把包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