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务抽查存在的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PO财务抽查存在的问题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IPO财务抽查存在的问题
本次IPO抽查的地点选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工作小组办公地正对面就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公正柱”雕塑,以及前总理朱镕基的著名题词“不做假账”。
在资本圈里,人们将此次围绕着IPO的系列核查称为“运动”,虽然此次的IPO抽查运动搞得风风火火,这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是在这次财务抽查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在这次抽查运动的选址上,许多人都存有疑惑。为什么要将被抽查的拟发行企业的核查底稿先运送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而不是直接进入企业?日没夜没周末的核查准备,等待的滋味抽查小组,在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此次核查的重点是财务数据,在朱镕基题写的‘不做假账’面前,希望核查人员能够克己慎行。抽查企业数量太少,不利于保证IPO财务检查的质量。截止4月3日,只有167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共计抽取了30家企业为下一步抽查对象,其中主板7家、中小板13家、创业板10家的复查与抽查形势。数量与严峻的形势相比,主要是看材料,而这些材料又是经过IPO公司,因此在这个环节最后将这30家抽查企业全部拒之于IPO的大门之外IPO复查环节也有可能发现问题,查已经有不少企业自动退出,退出的企业看到了威慑,或者等待观望。167家企业退出,如果15家中能抽到3家企业有问题,比例太高了。管理层重启如果不从企业内部层面去修改,而直接上升到注册制,还是不能解决目前审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财务造假现象已经表明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而不仅仅是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目前IPO管理办法中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必须持续3年盈利,而且创业板上市还要盈利持续增长这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迫使’有的发行人为了达到上市要求或在竞争中抢先于其他排队的在审企业,来粉饰报表。,如何监管IPO中的腐败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企业选择撤单都是由于自身质量不高带来的。如果排队企业自身过硬,各个方面都符合上市条件,即便暂停IPO,也不会影响正常上市,而只是时间问题,不需要撤单。因为,在暂停IPO的这段时间里,管理层并没有对上市的条件与标准作出调整,而只是加强了对拟上市企业相关数据、资料、程序等的审核工作,也就是常说的把关严了一些要求高了一些,理应不该对排队企业形成太大影响。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补充资料、完善手续等手段予以解决,根本不需要用撤单的方式对待。 IPO的一次暂停,就让这么多准备上市的企业露出了真面目,最终选择撤单,问题可能已不仅仅是审核把关不严,而是整个证券市场的管理与运行都存在很大的漏洞,存在体制不科学、机制不合理、损伤不规范的问题。
IPO财务抽查的程序出现问题。进入4月就仓促进行抽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IPO财务检查有赶时间的嫌疑,以便尽快为IPO重启让路。根据原来的安排,今年4至5月,证监会审核部门将对每家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进行全面复核,对照自查报告,发现有该查不查的,直接移交稽查立案。之后,将重点抽查20至50家企业,前往企业现场检查。但如今IPO抽查与复核同步进行,由于没有了复核做基础,自然也就不能确定哪些公司有问题,这样重点抽查也就变成了随机抽查,导致了第二个问题的出现,使IPO专项财务检查的质量打折业界人士认为,借财务核查之风,重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信心才是重中之重。这次高标准的财务核查,标志着监管层对拟上市公司的要求从单纯的业绩成长到信息披露真实的切实转变。由于我国在IPO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游戏规则”还不够科学合理,IPO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规范和有序发展。不少企业把IPO作为“圈钱”的工具,为了能够成功IPO,不惜铤而走险,粉饰报表,进行舞弊。在财务自查前,注册会计师及券商已经对其公司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了核查与肯定,而自查中又出现如此多的问题,这也反映出IPO所存在利益链条,各方的独立性有待于进一步考查,不能排除券商、事务所与欲上市企业的舞弊勾结现在,投资者都十分关心,面对IPO门前排队者拥挤和撤单者众多的矛盾现象,管理层如何抉择,不仅是一个大难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大难题。解决好了,投资者一定会信心大增。反之,则人心更加涣散。
要使得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和规范发展,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政府要树立正确的证券市场管理理念,这是最根本、最基础的问题,是证券市场的方向性问题其次是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法律法规,全面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显示全部